鞠寒梅1 潘婷2
1. 重庆市荣昌区拓新玉屏小学402460
2.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合靖中心小学 402460
【摘 要】班集体具有促进学生个人社会化、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班集体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而且也是现代学校课外活动、校外教育和集体成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体化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和策略,对班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班集体;班级管理;班主任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管理好班集体,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是良好班风的倡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想使全班学生生气勃勃、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就应该有创新精神,激励学生天天向上,形成班级特色。
一、热爱关心學生是基础
爱心是一滴雨露,可以滋润久旱的麦苗;爱心是一缕阳光,可以给人类带来光明。爱的力量是伟大的,著名作家冰心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了爱,便有了一切。”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懂得用爱心去感染学生,去教育学生,效果会更好。班主任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每个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多与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要掌握好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春风化雨润无声”作班级管理工作的教师,只有从学生的日常的行为举动发现问题,从关心爱护的角度给与学生必要的教育指导,才能使学生的言行得到规范,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才是真正的热爱学生。
二、全面了解学生是关键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新课程的总目标,避免传统教育理念下班级管理的弊端再现,我认为,班级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让鲜活的生命矗立在自己的心中——班级管理凸显人文性
班级是由鲜活的生命个体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意义的鲜活的生命体,是具有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独立的人。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如一的摆放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使其成为知识与能力的终极表现,过程与方法的最终结果。
2.从学生的发展来思考今天的教育——班级管理凸显前瞻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这一质的规定性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发展来思考今天的教育,必须从明天的需求来为今天的班级管理定位,必须用前瞻性的思维方式进行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前瞻性首先体现为班级管理理念的前瞻性。班级管理的基点既要着眼于学生的今天,又要着力于学生的明天;既要以今天的公民道德标准规范学生,又要以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素质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具有一流修养、一流学识、一流体魄的信念与行为。要让学生胸怀宽广、志存高远,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愿望,使班级成为学生生长爱国之根、创造之根、德性之根、文化之根的沃土。
3.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班级管理凸显自主性
我们在实践中常会发现,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即使有些班主任十分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但往往不能得到学生热烈的响应,参与者少,观望者众。
追究这种现象的成因,一是由于班主任事必躬亲的管理方式使得学生缺乏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二是由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较多地依赖父母,自主性、独立性相对较差;三是由于学生富于想象,富有激情和创造,在班级管理方面常会冒出新点子、新思路,但由于考虑问题欠周全,在班级管理中常会出现些许漏洞,而班主任不恰当的评价,导致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逐渐消退。
三、全面发展学生是根本
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发展个性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要求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老师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看重一个个需要开发的生命个体,并从班级管理中发现生命的保存、延伸、发展和增值,来阐释教育的本质。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承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当成正在学习选择、学习提高社会责任的未来的国家的主人。发展只能是他们的主动行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
四、班风默化学生是目标
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知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就是使学生得到提高和发展,学校工作的主要环节在班级管理,良好的班级风气具有默化学生灵魂的作用。
1、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约,让每个同学都成为班风建设的主人。
制订班规要有针对性,而且在制订过程中必须体现民主化,实施的方法又必须恰当,才能更有利于形成文明的班风、学风。因此我在制订班纪班规的时候,要求每位同学提三至五条建议,然后与班干部研究讨论出相应的奖惩措施,归纳整理后再在全班公示,对于有异议的先进行合理修改,公示之后就正式执行。
2、培养管理骨干,发挥班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
俗语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众人拾柴火焰高”。班主任工作不是由自己一个人就能做好的,而应该紧紧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做得更完善。我深深的认识到,要想管理好班级就一定要建立并健全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才能更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使各项工作得以全面的贯彻执行。当然,选好、选对班干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要考虑个人乐意干,有一定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同学们信任,有号召力。因此,在选择班干部时,我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和从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发现和选拔干部。
3、重视班主任在班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风建设,班主任的工作作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加强班风建设中,我一贯采用“勤、严、细”的工作作风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勤”,即眼勤、腿勤、嘴勤。眼勤、腿勤就是要常去教室看看、转转,和学生多接触,师生间渐渐就会产生浓厚的亲情,“嘴勤”就是要班主任和不同对象聊天:第一种对象是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和他们闲聊,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在课外,又与他们打成一片,与他们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谈生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并做到处事公平、公正。
总之,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老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对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管理。要进行好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就得充分用运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适应新世纪对健康人格和丰富学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付安平.《注重日常管理,切实转化后进生》.班主任之友,2002.4
[2]教育部基教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