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招攀
广东省佛山市现代商贸技工学校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本文基于对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了解,针对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强化学生德育管理内容、创新院校德育管理模式、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等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学生德育管理质量和水平,为技工院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管理;文化环境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加大了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技工院校构建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所以开展德育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持社会环境稳定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必须做好德育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现阶段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在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第一,由于技工院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学生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都较为薄弱,学校也没有加大对学生德育教育与管理的重视力度,因此没有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再加上德育管理工作难以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同时也没有明确德育管理与政治教育的实际含义,难以发挥出德育管理的实际效能;第二,还存在技工院校虽然实行德育管理工作,但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难以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与此同时,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可能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的积极发展。除此之外,可能由于德育管理方式严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会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一定抑制作用,甚至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第三,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管理师资力量不足,难以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相应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投入力度较弱等都是阻碍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导致技工院校难以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加强学生德育管理的有效举措
(一)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
对于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工作来说,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确保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有效对德育教育的实际开展起到一定规范作用,同时也是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制度,首先必须要根据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德育管理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还要在原有基础上,优化管理方法和模式,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严格落实制度内容,促使技工院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进一步突出德育管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助于技工院校构建一套完整的德育管理体系,为促进技工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例如:2018年德州技工院校积极开展“阳光德育校”创建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德育教学管理,完善德育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推动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主体活动。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始终以学校和学生为主体,在充分了解学校发展和学生各项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全国统一的《德育》教材,严格按照《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等相关政策和方案,规范开设德育课程,以此为依据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和体系,在此基础上,院校还要按照相关要求认真组织德育素质测评,积极掌握学生德育素质状况,切实提高技工院校德育教学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德育管理质量和水平。
(二)强化学生德育管理工作
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其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仍处于发展阶段,给院校德育管理带来了一定挑战,相应的,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等都较为薄弱,因此,需要加大对学生全方面的培养力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培养,明确学生教育主体地位,在正视学生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育目标,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德育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技工院校还要注重社会实践教育,促进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积极发展。
例如:2019年5月邯郸市现代技工学校开展德育教学观摩活动,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强化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通过抓实“四个结合”推动党建工作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在实际德育管理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题,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的同时,与当地著名企业积极联合,通过社会实践稳定教学方向,切实达到教育与实践相统一的目的,培训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实现专业对接零距离。除此之外,技工院校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党课、演讲比赛等形式,潜移默化的提高技工院校的德育意识,同时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三)创新院校德育管理模式
对于技工院校来说,想要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但是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技工院校必须积极转变德育管理观念,打破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促使其向开放型模式积极转变,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构建的德育教学功能,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保证其具有多元化、丰富性等特点,突出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德育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开阔学生视野,给院校德育管理工作提供便利。除此之外,学校要提高学生分辨社会信息能力,尽可能的避免负面信息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学校还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等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对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满意程度。
例如: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加大了对德育教学与管理的重视力度,改变了传统的以说教、灌输教育为主的德育模式,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创新运用隐性德育理念,促使德育教育模式向多样化、立体化方向发展,构成开放式的德育模式,以正面引领为主,帮助技术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工作中心,在德育课堂上组建“国旗班”,配备标准的三军仪仗队军装、礼兵枪道具等,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强大力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在技工院校德育管理中,学校可以应用多种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德育意识,比如通过广播播放德育知识、利用校园宣传栏歌颂先进事迹等,不仅能丰富学生思想意识,拓展学生知识眼界,还能为学生德育管理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提高德育管理质量和水平,真正意义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2]。
例如:2020年6月昆明五华区技术院校为了紧跟现代教育步伐,促使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进行有机结合,建设德育工作管理文化,构建良好的育人文化环境,在以为促进学生发展需要提供课程结构开放度作为衡量学生德育品质的重要要素,结合学校特色不断拓展学生道德认知面,提升学生道德理念,进一步为技工院校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比如文明标兵演讲、道德榜样评选、开展与德育教育有关的艺术欣赏活动等,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还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知识涵养,都能够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品质得到明显提升,有利于推进德育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起到一定优化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加大对技工院校学生德育管理的重视力度,是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德育管理观念,实现管理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德育水平,为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一定规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晓雷.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河南农业,2020(12):18-19.
[2]梁赛霞.德育管理视域下技工院校思想道德培育策略探讨[J].职业,2019(32):97-98.
作者简介:姓名:莫招攀(1982.11);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广东省汕尾市,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工商管理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