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仪阳街道石坞小学271602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逐渐迈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教学重点也不再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所以,本文将对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能和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教学内容,更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生活探索,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从不同的方面去探索教学形式,以真正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丰富教学的多样性,同时也要切合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发展,为学生构建一个全面学习发展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实力。
一、借助游戏活动,提高理解趣味
数学知识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特征的学科。小学生因为年龄尚小,心理和智力等多方面的发育成长还未完全成熟,处于一个启蒙的状态,因此,对于学习和理解此类的知识理论、概念有着相对较高的难度。而经过游戏化的设定,通过游戏过程去诠释相关知识概念,能够帮助学生在游戏参与的良好体验中有效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时,笔者便根据本节内的相关理论、概念的知识点对游戏活动进行了创设,帮助学生作更加高效的理解。如: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笔者则借助具有对称特征的几类昆虫图片,在课堂中通过组织学生对折找对称轴线的方式展开了学习。如:蜻蜓、蝴蝶、瓢虫等昆虫的图片,首先在视觉上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者,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对折,能够将昆虫分成两个一模一样的两份来作为引导。这一活动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动手热情,并纷纷通过实践操作将昆虫进行了正确的对折。如此,笔者便因势利导,在这一对折下提出“轴对称”的理论概念,直观的诠释了这一知识点的内涵,
二、阐述生活应用,拓展数学思维
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认识,不仅改善了传统教学所遗留下的弊端,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看到生活,进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统计”相关知识时,笔者便依据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参考进行了讲授,对学生的学习思维作了更为深入的拓展。如:以对某次班级当中统计学生的视力情况为例。在视力统计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视力情况能够更为清晰的展现出来,使观察者一览无余,笔者就以统计以小组统计作为基础,或男女分类,或按课桌排列顺序进行分类、分段统计,从而使得数据的统计变得更为简单化和直观化。这一生活案例的举例,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而且,生活具体应用的举例也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在学习之余可以做到触类旁通,从这一实际应用转而想到亦可以用作其他诸如对天气状况的统计,对班级学生喜欢哪部动画片的统计等。
三、巧用信息技术,有效布置作业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直接方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巩固新知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会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不足。但是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明确作业不是布置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有实用性、新颖性、趣味性等特征,才能发挥作业应有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相关知识后,学生对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一边在多媒体上展示图片,一边提出问题:大家还记得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请大家说说看?因为是之前学到的旧知识,因此学生很快地就说到长乘以宽。听到学生的回答后,笔者接着问道:大家抬头看看大屏幕上的平行四边形,你认为这个图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异同之处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大家集中精力观看大屏幕,试图发现什么,但最终失败了。因此,笔者移动平行四边形使之拼凑成一个长方形,这一操作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平行四边形完成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了存在已久的难题。结束了知识点讲解后,笔者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各种四边形图形,要求学生开动脑筋,依照笔者刚才的方式探究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完成课后作业。有了之前的教学展示,学生很快地动起笔来,或者进行面积割分或进行面积拼凑,总而言之,完成了本次的作业任务。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的重视起不同阶段的教学形式,有效的发掘不同教学模式特点和优势,积极的探索合理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和有效方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全面的提升包括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效能,让数学课堂真正的变得趣味十足、富有内涵,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陈雪玲.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25):48-49.
[2]裴宏帅.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7(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