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智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夏永松
[导读] 当前,特殊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夏永松
        贵州省金沙县特殊教育学校     551800
        摘要:当前,特殊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对培智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使其能够更好地面对社会,就成为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教师应结合培智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爱心和耐心,引导学生实现生活适应能力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如何对培智学生进行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智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培养方法;途径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发现,家长对培智学生比较溺爱,教师也会对培智学生投入过多的关注,使得很多培智学生的生活能力比较低下,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的生活,影响了培智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应基于培智学生的基本情况,开展教学,使培智学生能够实现生活适应能力的提升。
        一、从教师入手,渗透环境影响
        很多培智学生对于教师比较依赖,教师是他们的榜样,他们非常想要成为和教师一样的人。因此不管是在日常教学还是生活中,教师都应将自己当成培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能够尝试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在教师为其构造的良好环境中进行不断提升,从而能够逐渐实现自助、自理。
        例如,我在进入教室的时候,会对教室的环境进行观察,如果存在着黑板没擦、讲桌有灰尘、地上有垃圾等情况,我会主动对环境卫生进行打扫,让培智学生能够在我的行为中看到讲卫生的重要性,并且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也会主动投入到卫生清理当中。在学生面前,我会注意仪表卫生,也会对培智学生进行指导。如果发现学生的指甲过于长,我会教给学生剪指甲的方法,让学生注意观察自己的指甲,及时进行修理。如果学生的衣服有污渍,我会督促学生进行更换。如果学生的纽扣没有扣对,我会帮助学生重新扣纽扣,使学生能够用整洁、得体的方式进行自身卫生和仪表的清理。
        二、从故事入手,培养生活能力
        由于培智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其他方面存在着缺陷,因此他们很少有参与到劳动中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使他们养成了习惯,不再参与到日常劳动中,使得学生的自理能力不断下降。为了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劳动中,我会使用故事的方法,让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自理、独立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投入到劳动中,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
        例如,在一次教学中,我和学生分享了一只小老鼠的故事。

为了能够使故事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我还使用了图画、道具等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故事进行理解。故事中的小老鼠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他从来不主动进行劳动,总是让别人帮他忙。有一天,他的爸爸妈妈有急事出门了,只能留他一个人在家。他觉得,自己一定会吃饱、睡好的。但是,他并不知道如何做饭,连热水都不知道怎么烧。更糟的是,在出门的时候,他忘记了带钥匙,结果被锁在门外,也不能回家睡觉了。小老鼠在门外等待父母的归来,他非常后悔,如果自己能够早点学会自理,就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了。在故事中,学生在看到小老鼠的窘态都哈哈大笑,但是在回味故事的时候,就认识到了自理的重要性,也下决心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三、从家长入手,提升自理水平
        很多家长担心培智学生由于身体上的残疾,无法顺利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代替了培智学生所有的劳动,使培智学生缺乏自我锻炼的机会。教师应与家长做好沟通与合作,让家长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代劳并无法让培智学生获得长远的发展,应适当放手,让培智学生能够自理,才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例如,在家长会的时候,我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平常孩子在家的时候是否参与家庭劳动?是否生活能够自理?有的家长说,自己担心孩子做不好,因此就会主动帮助他,家里的家务也不需要孩子的参与。我告诉家长,培智学生虽然在智力上和其他方面有着残疾,但是他们将来依然要面对社会的。作为家长,不应该剥夺培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而是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社会,面对未来。家长都认识,溺爱并不会让培智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反而会阻碍他们的进步,因此也积极与教师进行配合,共同为培智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为培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指导,协助培智学生实现自理能力的提升和发展。通过教师与家长的配合,能够实现家校共育,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重渗透,使培智学生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实现成长,能够独立、自强地面对未来社会。
        总之,帮助每个培智学生取得进步,能够实现生活独立,经济自主,并能充分参与社会生活,这不仅是培智学生家长一直以来的诉求,也是培智学校一直以来奋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为了能够使培智学生更好地踏入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培智学生的教育,并且常抓不懈,从而让培智学生真正掌握劳动技能,提高素质,并积极探索更好的适合智力落后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发展的培养方式、方法,为培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开展家校共育的途径,使培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实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秀云.探析培智高年级学生居家生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26.
        [2]曹婕滢.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