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
常熟市王庄中学 215553
上学期期末我参加初一语文考试监考,发现90%的学生都是直接将作文写在试卷上的。原因则不外乎考试时间紧,学生来不及好好打草稿进行修改;平时的作文训练本就缺乏草稿训练环节;急功近利的侥幸心理。其中,时间紧是直接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平时训练中不重视打草稿进行修改的习惯。考试的时候又想“碰运气”,殊不知这并不是碰运气的事。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作文前打草稿的习惯,训练学生列提纲打草稿进行修改。打草稿并不是形式,修改能使学生避免拿起笔就写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的练习》一文中说,务令学生自己检查修改已成之篇。此习惯必须养成。因为将来应用之际,总得要自己检查,自己修改。检查者何?将思考之未尽善处改好,亦即将语言未尽善处改好。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让我们对修改作文有了具体的认识,为我们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指明了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实施的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何使学生修改作文实现多元、高效,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评改的过程中来,迫切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打破传统观念,用心探索,优化日常作文教学的批改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评改能力。我充分依托语文教材的写作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好学生自我修改和学生相互修改作文的训练,逐步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养成自我修改的良好习惯
“自改”是写作过程的一个环节。是写作过程的提高阶段。古人云:三分文章积分改。教师要正确鼓励,注重激发学生自改的兴趣,要求学生抓住自己作文中最薄弱的环节,自觉作反复修改。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修改自己的作文是件新鲜的事情,也是件神秘的事情。而过多讲解修改作文的标准,似乎不能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反而会使他们觉得修改作文无从下手,产生畏难心理。对于这次作文修改,我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然后我提出修改作文的五点基本要求:格式是否正确 ;卷面是否整洁;错别字有几个;有几处语病;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这些基本的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比较容易掌握,也有据可查。同时,我要求学生精选自己作文中的某个段落,围绕一个中心词,如喜欢、赞赏、讨厌等,进行修改,学习如何运用外貌、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表情达意。这样的修改,既能让学生明确常规的作文评改要求,又能达到本次作文特定的评改目标。在此基础上,我还要求学生以“我觉得你这篇文章……”为开头写下作文评语,以心灵独白的形式让学生关注自我,自我评价。
二、组织开展好学生互改作文活动
我们都明白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而这“改”不仅是指学生自己改自己的作文,教师改学生的作文,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修改。《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也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在学生自我修改作文、解决初级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互改互评活动,不断积累评改经验。
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实践,要求学生读读改改,做到文从字顺。通过交流、修改作文,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我结合前阶段学生所写的《读懂身边的爱》一文,指导学生开展互改作文的活动。
1、合理分组
为了保证互动评改活动取得实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兼顾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等方面的差异,适当调剂,合理搭配。一般以每组六人为宜,每小组设组长一名,隔次轮换。小组组建后,教师应激励每一位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参与评改活动,通过竞赛、考评、游戏等多种形式,增强组员的主人翁意识,提倡组员间的互相指导,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2、制订标准
没有标准就没有评定的依据。学生评改作文应该有常规标准和特定标准参考。常规标准一般参照苏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即从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语言流畅)和结构(结构完整、条理清晰)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特定标准一般是每次作文训练时具体制订的评价标准。在学生评改作文前,教师要将评价标准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评改时做到有章可循。
3、互评互改
由小组长统一安排。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交叉修改,每个同学手里都有一份别人的作文。作文好一点的同学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中肯的建议。作文能力差一点的同学,也可以从别人的作文中发现很多优点。学习别人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进行选择材料,如何遣词造句,感受别人语言的魅力。
当然学生最初进行作文评改时往往不得要领,此时需要教师典型例文进行示范性评改,强化学生的评改意识。教师要适时教给学生如何写好眉批和总评,对别人优美的词语要用小圆圈标出,精彩的句子要用红色波浪线勾画出来。总评要多挖掘别人的优点,并用“建议你在以后的作文中……”,“如果能……那就更完美了”,提出希望。
同学之间相互修改,使得学生们明确了作文的基本要求,揭开了作文批改神秘的面纱。每位同学,即是作者又是读者,大家都能读到同学的文章,无形中读者面得到了拓宽,如此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自然会更进一筹。作文互改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让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中来并不是教师放弃自己的责任,相反老师的操作难度更大了,更要精心准备,努力把握好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首先学生在批改前,老师就要把所有的作文浏览一遍,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技改。在评改活动开展的初期,学生在互评中会存在各种问题。老师要自始至终指导点拨,对态度不认真和评改不当的学生要批评、引导鼓励,帮助其提高积极性和参与欲。对评改好的学生要予以肯定,当堂表扬。最后教师总结,解决学生写作评改中的共性问题。
写作课难教已经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而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更是得不到重视。但值得庆幸的是,统编教材已然一改沉疴,突破既有的模式,注重写作知识的讲解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言,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有一个系列,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的语文教师只有以灵动地写作实践运用写作知识,切实培养学生自我修改和互改作文的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