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写诗,让爱成书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刘艳丽
[导读] 世间教育者千万,唯有有爱者最易让人热泪盈眶,打动心房,感到幸福。
        刘艳丽
        陕西省西安市陕师大万科中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世间教育者千万,唯有有爱者最易让人热泪盈眶,打动心房,感到幸福。
        泰戈尔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景却兀自不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能把教学生活谱写成鲜活的校园故事,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的,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汇成一个个普通却又动人心魄的故事,那里有一个永恒的字——爱。
        把每个孩子放在心中
        就像爱每一座山每一条河一样,去爱自己的学生。
        有爱的付出,才会是“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知道新入学的孩子是在什么时候感到老师在关注他吗?是在第一次听到老师叫出他的名字的时候。带每一届的新学生,第一次见面,有些老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过去了一月之久甚至半年,还记不住班里学生的名字,如何能走近学生,也让学生亲近和尊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直呼其名相对于不指名道姓课堂效果会更好,如果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心理学家也认为,当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时,人的内心会产生喜悦感和满足感。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老师都能够叫出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用心。叫出学生名字,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融洽感,使学生更易于与老师亲近,帮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的效果。
        尽快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这是我们走进学生心灵的第一步,这不仅仅需要老师的记性,更需要老师的爱心。
        生日快乐,我们最爱的丽姐
        最美好的,一定是最真诚的、最自然的。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私的;但这种纯洁无私的爱,必然赢得学生爱的回报。”
        当班主任十年了,生日成了师生情更独特的表达。无论是生日蛋糕亦或是一枚书签,都是学生发自内心对老师真情实感的表达。生日,更是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我领悟人性真诚的契机和最好的方式,爱的付出必有回应。记忆中学生“密谋”为我过生日的事情,在我的生命中经历过,时光虽已逝去过年,记忆的闸门不经意又悄然打开,我似乎又见到了那些亲切的脸庞。
        2010年5月的一天,我二十六岁,是我初上讲台的第二年,他们是我的第一届学生。在孩子们的眼中我是可以亲近的老师,年轻不失活力,还能幽默说笑又,他们亲切地叫我“丽姐”。每年的生日我基本都不过,这一年的也都要忘记了,很意外学生不知学生从哪里知道了我的生日,竟也密谋了一场生日会,我接受了他们善意的“折腾”。
        特别的教室,帘子严拉,门窗紧闭,推开门的一刹那,鲜花蛋糕泰迪熊,我惊呆的目光又落在了后黑板红底白字的条幅上:“生日快乐,我们最爱的丽姐!”掌声、歌声、祝福声淹没了我,这最独特的声音让我也获得了生命以来最深切的感受,打湿我眼眶的,还有厚厚一本写满六十五个人祝福的笔记本,直至今日我一直珍藏。我很幸运,在我并不长的教学生涯中,这样的幸福享受不止一次,每年的五月,我依然能收到教过学生送给我的祝福,那是我身为人师的“殊遇”。
        我想,又有拿什么奉献给孩子们呢?唯有我的责任、情怀、爱心。
        写一封自己的“教育情书”
        纸短情长,近在咫尺的师生通信,为我的教育插上了彼此心灵沟通的翅膀。
        爱学生,就给他写信吧!
        我想起了我并不算长的教育路途,每天和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打交道,多次俯身交谈,促膝长谈,也觉得并不是心灵沟通的最好形式,书信是更好的师生对话的合适途径。

而对学生来说,这样做既避免了面谈的局促不安,又能与自己信任的老师进行有趣的心灵交流,更真实,更能细腻地感受到学生内心世界以及变化波动。
        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也非常愿意用文字与学生进行沟通,作业本上、试卷上、练习册上、书签上、信笺上,都有我或红或蓝或黑的笔迹,有的是对作业提出的建议,有的是鼓励评语,有的是试卷的分析,有的是哲理式的话语,有的是一首小诗,有的是一个故事,信里又责任,信里有鼓励,信里有担当,信里也有告诫,或长或短或多或少,都是我适时发自内心想跟他们沟通的愿望和行动。
        乔嘉林:每次看到你老师都是满满的感动,你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身为班长的你,总能为老师们解忧,提前做好各种工作,欣赏你的胸怀和用心,将来的你也必是社会有用人才,期待你,祝福你!
        罗婉宁:教室里最愿意埋头苦读的是你,课堂上眼神最明亮的是你,作业最工整的是你,改错最认真的是你,最让老师放心的是你。你的收获是你应得的,语文英语是你的强项,数学物理还需要你思索方法,面对困难不惧怕,心中梦想至眼前。
        胡如玺:你依然如此优秀,我一直充满欣喜!你的努力、自觉终将会全部回馈于你,愿你可以一直保持这份初心努力追求下去。语文学习中,你的基础永远那么扎实,可以称得上完美,愿你保持,这也是好成绩的保障。阅读也很不错,重要的是在掌握方法的同时与文本结合,得出自己精确的理解和领悟。你在我心中是最好。那份执着带给了你进步,也必将带给你好运!加油。
        ......
        有付出就有回应。
        离开了工作六年多的学校,与曾经学生的相处便也戛然而止了。看到一篇他们的作文《别忘了,慢些走》时,泪水浸润眼眶。“我的老师慷慨陈词,面带微笑,侃侃而谈,说着一些人生哲理,像摇响了一只银铃,清脆动听,却又震撼着每个同学的心灵,真挚、柔和、悦耳,像春天的花香一样醉人......”原来,在他们眼中,普通如我,却又非同一般,唯有教师才会有如此纯洁诚恳的回报。
        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收到了高雪洋同学的信。
        亲爱的丽姐:
        您好!好久不见了。今天,又是一个盛大的教师节,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跟您见面了,想您平时一直工作,还有家庭和孩子需要照顾,甚为辛苦,便默默关注着您,今天我便和您有了正当理由和您“唠唠嗑”了。(笑脸)
        始终记得跟您初次相见的场景......
        寒假开学,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您会怎么处理假期没有完成作业的人同学,但我们心里清楚得很,您一向是“刀子嘴豆腐心”,猛然听说您离开了,不禁难以接受。此后的语文课虽然也比较有意思,但总觉得缺了你的味道。
        今天我们是标准的初三党了,将要在高压下度过一年,迎接中考,说是期待与热血,实则是无尽的汗水与紧张,不过,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在此,我向您许下一个诺言,当我拿到重高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再去看望你。
        你就是我生命中的摆渡人,陪着我们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相遇时光里的欢喜,是缘。
        我们一直在,您,亦不曾远离。带上荣光,去重逢。
        爱您的雪洋
        2017.9.10
        我能从他们的行动中,从他们语言里,从那颗纯真里心灵里,感受到了孩子们给予我的热切回应。
        教育果真如李镇西所言,是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陶行知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没有了师生间的亲近,还能叫教育吗?还能称之为教育吗?当然,对于我来说,离真正的教育还有很大距离,我愿意继续用文字、用行动走近学生的心灵,用纯真的感情写出属于自己的“教育情书”。
        结语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育也应该是色彩斑斓的,因为孩子,也因为自己!有智慧的爱,民主的爱,源自心灵深处的爱,方是有效的爱,真正的爱。教育家李镇西用三十多年谱写了一本本爱之书,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老师,我也愿意学习他,把自己的教育之路用心灵写成一首诗,让无私之爱谱写成浓墨重彩的书,我想,那时应是满径花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