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周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山东 淄博 255200
摘要 ; 农村学生有许多优势,也有一些不足。教师要引领他们认识分析自己;督促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 ;农村学生 ;优势;不足;核心素养
一、现状分析
农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优势:首先广阔的自然天地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对自然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是成长在农村学校,学习竞争压力较小,心态更平和。现在农村学校学生少,如果教育得法,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感。[1]最后是农村学生动手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更勤奋。农村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求知欲强,善于探索。
调查中我们发现,高中阶段农村学生中的男生与女生表现有明显差异。鉴于此,我们从女生和男生两个维度对来展开分析。女生一般比男生学习上更投入,更认真,生活中比较开朗,遵守学校的规范与制度,听从教师的教诲,一般作业都能按时完成,所以成绩大都比较稳定。优势之下也隐藏着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在有时候会不够自信;二是顾虑多,不愿表达真实的想法,压抑自己;三是学习上有时不得法,付出多收获少;四是学习压力大。相比之下,农村学生中的男生因为经常参加篮球、足球、跑步等体育活动能更快地融入校园生活。但男生相对也比较浮躁,不能及时落实巩固。另一方面,男生容易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养成不好的习惯。尤其是住宿生容易受网络手机游戏、科幻小说、不健康书籍等的影响,压缩了睡眠时间,导致学习精力明显下降,个别学生出现课堂昏睡现象。由于高中阶段大都住校,没有父母监督,不健康的书籍,网络中的糟粕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降低他们求学意愿,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走上歧途。
二、对策分析
1.引导学生认识分析自己。
内心没有方向的人,走到哪里都是流浪;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到哪里都是追寻。
马丁布伯说,你必须以你自己的方式去揭示你生存的意义。教师应引导每一个学生思考:你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是平平淡淡,还是要轰轰烈烈;是委曲求全,得过且过,还是要奋力拼搏;是寄居一隅,坐井观天,还是要走出去,见天地,见众生。作为一名高中生,你对高中三年的规划是什么? 你的思想品质如何?你各方面能力如何?(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力,自我管理能力等)你目前的优势是什么?不足是什么?作为一个学生,你现在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要实现梦想你需要在哪些方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做出艰难的改变?又需要在哪些方面重塑自己,破茧重生?你是要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还是要适应新环境,养成新的更高效的习惯。你该怎样在这里书写你的人生,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你将怎样把握课堂宝贵的学习时间?(是全力以赴、专注、认真,让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成为自己的增效器,还是昏昏欲睡,在半梦半醒中度过宝贵的青春时光。)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在追问中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如让学生在每一学期的开始,写一封寄给学期末自己的信,写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要采取的行动,同时感谢努力的自己,让自己更上一个台阶。庄重地投入“梦想信箱” ,待学期结束,打开梦想信箱,感谢自己的努力,然后投入新的梦想。
2. 督促农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今日的你是你过去习惯的结果,而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习惯造就你,坏习惯毁掉你。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高中阶段需要养成善思、好问、勤记的课堂习惯;需要养成小步走,勤回头地复习习惯;需要养成踏实不取巧,无招胜有招,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等。如五步作业法:第一步,回想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第二步,回忆不起来的问题重新看,不懂的问题搞明白;第三步,独立、认真、规范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第四步,解决困惑;第五步,总结题型,归纳知识。起初,我们引导学生慢慢形成各种好习惯;后来,学生养成的各种小习惯、好习惯一步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3.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交流中呵护、鼓励、督促学生。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心理功能和认知价值。教学实践充分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宝贵的人文资源。农村学生远离家庭,[2]教师要用爱心关怀、呵护学生,小心翼翼地维护每个学生的尊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教师要有一颗细致的心,能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其走出困境;教师要常怀热情之心,对待学生的问题,想尽办法去解决;教师要精心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对农村女生要注意委婉,多鼓励,和她们一起畅想未来,让未来看得见。和她们交流思想,帮助她们增强学习的信心,改善学习的方法,让她们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帮助她们排解焦虑情绪,坚定其向学之心,以阳光的心态快乐地生活。与农村男生的交流中,教师可以朋友之情、兄弟之谊,可以一起打球、跑步,相互探讨,在潜移默化中将教育贯穿于活动中。可以拍拍肩,告诉他这样做不合适;可以直接指出其问题,及时督促改正;也可以促膝长谈,唤醒其沉睡的自我意识与使命感,帮其找到正确的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粘合剂,加强了师生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润滑剂,融洽了师生的情感。
4. 在校园活动与学习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
活动是学生形成素养的必经之路。[4]农村学生在成长与求学过程中,参与活动较少,影响了他们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校园生活中,学校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让农村学生参与其中。如一二九大合唱,清明祭扫烈士陵园,让学生感受峥嵘岁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科技节,如鸡蛋撞地球创意赛、航模比赛、无人机比赛、科技故事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艺术节、模拟联合国等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竞争意识、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组织校园运动会,校园篮球、足球对抗赛、拔河比赛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集体荣誉感与合作能力。在活动中开展教育,在活动中发展素养。丰富的活动让学校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科活动也是学生形成学科素养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与认知规律,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将学科教学融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丰富的活动,将学生置于必须参与、必须交流、必须学习、必须发展的境地。在小组互动中,以工具、知识为媒介,同客观世界对话,同异质的他者交流,增强交际力。[5]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更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学科精神,发展学科素养。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对农村学生,高中教师需要坚定教育的信念,不断研究,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教育方式。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6]让我们共同促进农村学生的发展,让校园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皮蓝汐.如何增强农村学生学习兴趣[J].南方论坛.2019年11期.106
[2]教育学基础[M].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2
[3]吴叹.深入学习《新课标》,凝心执教不迷茫.课程教育研究[J].2020年第5期.159
[4]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17年.
[5]钟启泉.课堂研究[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16年11月.
[6] “毕业季,总书记送你一句话”请牢记嘱托,勇敢追梦.学习强国.2020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