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精斌
永宁县望远中心小学750100
摘要:时代在高速发展,社会竞争呈现常态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快乐教育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快乐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天性,适度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感情体验。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快乐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的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快乐教育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教改后积极引入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在课堂上应用快乐教育,如何将快乐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相结合,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让小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优化语文学习能力,发挥快乐教育理念的精髓,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全面发展。
1.快乐教育的概述
快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从快乐教学的本质来讲,是尊重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其核心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的教育目标。快乐教育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第三,从被动吸收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快乐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其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第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充分的互动交流,增加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第四,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第五,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1制作有趣的辅助教具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驱动学生不断学习的源动力。一般而言,兴趣的浓厚程度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程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教师只将知识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的话,是很难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辅教具,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制作教学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加深学生的印象,实现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
2.2课堂评价激励法
快乐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小学生以赞赏和鼓励为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课后练习,教师在给予学生教学评价时,要以鼓励赞扬为主,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从心底认可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小学生的内心是脆弱且敏感的,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对他们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多赞扬,学生会将这些鼓励和赞扬转化为日后学习的动力。目前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大量的古诗词,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理解、鉴赏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从军行》时,对全诗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让学生能够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描写战争艰苦的同时,抒发出将士们的豪言壮语。”让学生从诗文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与价值观,进而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
2.3创设趣味性教学氛围
教师在采用快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兼顾到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要做到以上两点:第一,重新定位语文教材,将语文教材生动化、趣味化,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学习理解,并没有限定教学的方式方法,所以,教师可以紧紧围绕教学大纲,重新定位教材内容;第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更容易、更轻松,进而实现快乐教学的目标。
2.4创建愉悦性教学氛围
快乐教育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营造学习氛围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抓住两点: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要让教师放下教师的架子,和学生处在平等地位沟通交流,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之间关系更加融洽。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在学生通读完教材之后,教师可以设定一个题目:“圆明园到底毁在谁的手里?”针对这一问题,相信很多同学在读完教材之后能很快回答出:“圆明园是毁在八国联军手里。”针对这一回答,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时的清政府懦弱无能,政治的腐败,国力的衰弱,军力的涣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分析一下圆明园到底毁在谁的手里?在经过轻松愉快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之后,学生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圆明园其实是毁在了清政府自己的手里。”如果清政府国力强盛,政治清明,国富民强,有哪个国家敢入侵清政府。所以,最终的结果是自己将自己的文明成果毁于一旦。这种开放轻松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深入剖析问题的本质,掌握现象背后的规律,提高对问题的认知深度。
2.5创建开放化与个性化的语文课堂
语文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这门学科不仅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联系了其他学科的各种知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看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性,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融合性、沟通性,辅之以现代化技术教学方式,创建开放化与个性化的语文课堂,达到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目的,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教学质量。
比如,在讲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知识内容时,面对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教师完全可以将课堂转变为学生的故事会,让学生讲一讲“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自己解读蔺相如这个历史人物。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语文知识,而且拓展其他学科知识内容,提升了学生知识深度。
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积累从来就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之间有难以割舍的微妙联系,有时互为基础,有时相互渗透,有时彼此融合。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行开放式教学,带动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知识时,加强其他学科的知识积累,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展现学生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快乐教学,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是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构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充分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保证教学的高效性,进而实现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华.快乐语文,快乐生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思考[C].2019.
[2]何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应用分析[C].2019.
[3]朱炎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讨[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