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响
江苏世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3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向空中和地下“索要”资源。这促进了我国建筑物向高层、复杂结构转变,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大型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更高。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基础,也是“万丈高楼”的基础,因此加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提高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1.1基坑深度较深
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用地愈加紧张,为了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基坑深度和范围也在不断的增加。深基坑支护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施工质量有极高的要求,关系到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选用合理的支护结构和支护形式,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深基坑施工质量。
1.2施工难度较大
深基坑支护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对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因为基坑深度较深,施工范围较大,且施工常采用大型施工机械辅助施工,因此,施工难度和施工管理难度相对比较大,尤其是地下深埋管线以及地下水等问题,都会增加基坑支护的难度。
2常见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2.1 土钉墙支护技术
所谓的土钉墙支护技术,主要指的是工作人员利用土钉来对墙体开展支撑工作,然后在土钉墙表面喷射混凝土面层,并将其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一面相当于重力挡墙的支护结构,进而对土钉墙后结构压力进行抵抗的一种支护技术,其对于提高深基坑构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关键作用。现阶段土钉墙支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加固土体、加固混凝土面层、加固土钉等。因此,在开展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提前对土钉和土体之间存在的互相牵制原理开展分析工作,进而通过土钉对土体内部应力以及弯矩的科学限制,确保土体地质环节变形问题可以获得高效的控制。此外,这种技术还具有施工便捷性较高的特点,其不仅仅可以在粘性土质区域中使用,而且还可以推动后续高层建筑项目的建设品质得到高效的维护。最后,在建设过程中,有关技术人员要尽可能地对水灰比例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在推动泥浆和土质融为一体的同时高效提升深基坑构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钢板桩支护技术
现阶段的钢板桩支护技术的操作较为简单,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钢板上的特殊锁扣实现连接目的,进而构成一堵围绕四周的钢板桩墙体。在具体的钢板桩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事先选取好热轧钢和钢板桩,然后以预期的建设要求为基础来对土体开展有目的性的加固和隔离操作,这对于高效展现施工土体构造的作用、提升挡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钢板桩支护技术还可以利用在8m之内的深基坑或者是软土性质基坑中,这样一来,在建设流程结束之后,不仅仅可以对钢板进行充分的利用,而且还可以高效的管理施工成本。但是,此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假如建筑项目需要做好防水处理工作,那么此支护结构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形变的情况,这对于地基的稳定性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谨慎使用。
2.3 深层搅拌支护施工技术
当前深层搅拌支护施工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工作人员将水泥灌注到基坑之中,然后利用搅拌设备对基坑内部的水泥和土壤进行全方位的搅拌,并同时加入有关的固化剂来使得水泥和土壤产生反应,最终实现改变土质特点的目标。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建设人员利用此种支护施工技术不仅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土壤的综合强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项目的有序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因为此种支护施工技术所产生的噪音较小,而且其防水防渗性能突出,因此,其可以说是现阶段建筑行业利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之一。
3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
要想准确把控建筑工程的建设情况,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就必须拥有一套可行性强、合理度高的开挖深基坑技术方案,确保深基坑支护作业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是一项要求高且十分精细的工作,在方案建设之前,施工企业及相关管理人员应明确该工程所使用到的施工技术与质量建设要求,为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特别强调建筑工程中对支护要点的把控与关注。此外,建筑工程开始之前,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不同环节的工作强度、技术难度等对施工人员及设备进行合理划分,提高技术管理的合理性。为避免深基坑支护技术实施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等产生影响,设计人员还需要提前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等进行考量,制订应急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3.2加大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可通过建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小组进行,该小组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巡逻与作业管理,特别是确定该工程的进行是否贯彻落实安全文明施工作业规范,现场布置是否标准,基坑开挖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等。一般而言,深基坑支护技术实施的重点是支护结构是否得到保证。基于此,多数建筑工程选择的基坑开挖方式都是分段或分层。在此过程中,现场巡逻人员还要特别关注开挖均衡性、对称性,切忌监督工作的表面化。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注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作业,明确不同阶段企业或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等的要求。为进一步确定设计图纸的合理性,现场巡逻人员还要对施工地的地质、水文相关数据及设计图纸所铺设线路等进行核对,必要时需要对施工地的自然环境指数进行检测,减少恶劣天气对基坑开挖等产生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创造安全性高的现场作业环境,避免各种原因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或相关企业经济产生影响。对于施工方案及设计图纸中标记的重点内容,需要管理小组成员在旁监督,确保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3.3 选择适宜的支护方式
支护方式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对其的制约作用,最大程度地保证支护方式选择的有效性、合理性,促进支护结构建造的稳定性。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深基坑支护技术措施得到了优化与升级,在深基坑支护方式更加细化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在施工前对施工地地质、水文条件及地形地貌等进行观察与测量,之后根据不同需求及不同支护方式的使用条件等对选择支护方式。当然,支护方式的选择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多数复杂程度较高的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使用多种支护方式。此外,适合程度较高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约建设成本的作用,同时对地质结构的破坏作用也会逐渐减小。在支护材料的使用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实际开挖深度及施工地水文条件进行具体评估。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更好地应对我国纷繁复杂的地质地形,通过检测手段,对地质地形的深度分析,可以选择出最为适合当前地形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使整个建筑工程更加安全高效,使工程成本更具有可控性。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期间,对各个重要环节的把控程度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完成质量,本文主要论述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相关施工原理及实际应用,对目前的建筑工程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自灿 .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 [J]. 江西建材,2017(11):72-77.
[2] 卢文忠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究[J].居业,2017(5):118-119.
[3] 徐建月 , 冯文新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4(1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