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0期   作者:吉玟虹
[导读] 地基的布设与加固是影响市政道路建设结果的主要因素,合格的地基布控不仅能够提升路基强度,还会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延长使用时间。
        吉玟虹
        盐城市大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 224300
        摘要:地基的布设与加固是影响市政道路建设结果的主要因素,合格的地基布控不仅能够提升路基强度,还会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延长使用时间。经过软基加固技术处理的市政道路,出现使用问题、引发交通问题的频率更低。基于此,文章针对市政道路施工展开论述,探讨软基加固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地基承载力是市政道路的关键因素,而软土地基的处理又是其中的重点。所以对软土地基的稳定进行一定的增强是非常有必要的。考虑到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低、可压缩性高的特点,在一些特殊工点采用碎石桩进行处理。利用碎石桩良好的排水性能解决地基土的液化问题,进一步提高地基承载力。
1、市政道路软基加固之重要性阐述
        市政道路项目工程施工建设期间,软基加固属于重要的施工部分,软基加固整体效果往往直接关系着市政道路项目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市政道路项目软基加固处理的施工操作重要性如下。一是,可处理好软基缺乏均匀性沉降问题。对于市政道路来说,常见软基沉降现象。通过道路软基加固,便可解决好软基不均匀性沉降问题,不会因软基沉降现象而诱发路面变形。二是,可有效处理渗透问题。针对特殊区域,特别是多雨天气条件下,软基长期浸泡于水中,则雨水会经软基逐渐渗透至路面深层部位,对市政道路施工建设后期软基使用产生不利影响,故而,加固处理好软基,采用有效地排水措施,可有效处理渗透问题,保证市政道路整体的施工建设质量。三是,提高市政道路内部软基自身的承载力。市政道路自身承载力,是以软基承载力为基础,借助软基部分的加固处理各项施工技术,将软基自身承载力提升,为市政道路使用安全提供保证。可以说,对于市政道路项目工程来说,加固软基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优势与效果。若想确保市政道路总体的安全质量指标与使用功能符合要求,就务必要重视对市政道路软基加固的处理。
2、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基的危害
        在市政道路建设环节,软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施工问题,与材料问题、施工技术问题相比,软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其对于交通运输的负面影响更明显。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如果施工建设单位没有进行土质勘测、水文环境监测,在含水量较高、空陷较为明显的地段铺设路基,这种承载能力不强,易压缩、易变形的路基便被称为软基。在工程活动中,已经出现的技术缺陷可通过后期修正弥补,但软基对于运输安全、出行安全的影响却是长期性的。部分软基中包含大量的有机可分解物质,如动物粪便、遗体残骸、植物根茎等,随着降解程度的逐步加深,地基铺设位置会出现塌陷,一旦有荷载过大的交通工具经过相关路段,将会造成车辆侧翻、货物脱离等运输事故。软基的承载能力远小于正常路基的承载能力,相较于正常路基,软基的内部结构更松散,可压缩范围更大,蓄水量惊人,不能完成承载及交通运输任务。在交通运输活动中,大型车辆的承载上限远超过软基的最大荷载,一旦长时间倾轧,相关路段将会出现塌陷、变形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引发大范围的裂纹[1]。
3、市政道路中软基加固技术
        3.1、加筋法
        加筋法是指将一定数量的土工合成材料埋设在土体内,利用筋材和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使筋材附近一定范围内土体形成“加筋土体”的方法。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体强度,增强整体稳定性。目前加筋法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1)加筋垫层。将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在换填垫层中,提升土体的抗拉、抗剪强度,同时可以保持垫层的完整性。或埋设于褥垫层中,与竖向加固体(如水泥搅拌桩、CFG桩等)形成复合地基,应用于桥头地基,控制沉降变形。(2)加筋路堤。将土工合成材料布设在填土路堤中,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提升路堤的稳定性。此外,还可提高放坡坡度,节省占地面积。(3)加筋挡土墙。

在挡土墙的填土适当位置铺设抗拉强度高的土工合成材料,提高墙体的水平向抗力,保证结构内部稳定。
        3.2、水泥搅拌桩法
        该方法利用深层搅拌机或者粉喷机械将水泥浆或水泥粉与地基土在原位进行拌和,搅拌后形成柱状的水泥土体,以此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降低道路的沉降。水泥搅拌桩处理方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及粉质黏土等含水量高、地基承载力较小的黏性土地基。
        3.3、表层软基加固法
        这一软基加固方法主要应用在降水较丰富的地区,在南方地区的市政道路施工活动中比较常见,其所针对的主要是地表水与自然降水。在路基铺设工程中,过高的土壤含水量会降低路基的坚固性,并对其稳定结构造成破坏;常年多雨的地区,后续降水会不断冲刷路基空隙,从而引发路基塌陷、断裂等问题。表层软基加固法能够降低地基的含水量,在对路基表面进行水源隔离的同时,能够保障内部结构的匀称稳定。在开展加固活动之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路面坡度、当地降水量设定施工计划,并在施工路段开挖排水沟渠,排除地表的可见积水,避免积水渗漏冲刷路基。施工单位应根据路基布设方向挖设深坑,使地下水向深处渗漏,降低路基的含水量。为了控制施工量与施工成本,应对排水沟渠的尺寸进行严格控制,其最大断面宽度应不超过50cm,最大深度应不超过100cm。如果当地的土层结构比较松散,可选用砂砾、碎石等渗水性较好的材料填塞沟渠,在确保其正常排水的同时解决行人通行问题,将可见沟渠建设为盲沟,使其继续发挥排水作用[2]。
        3.4、砂石垫层的换填处理法
        市政道路软基部分加固处理期间,对于浅埋深部分软基,为能够提升软基强度,可选用换填砂石垫层施工手段,对软基实施加固处理,砂石换填法是处理软基的一种传统方法,适用于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洪填土以及已完成自重固结地冲填土等的处理与低洼区域的填筑。换填砂石垫层施工操作期间,需先调整好砂石垫层与砂垫层处地面,保证处于同等标准,若于二者之间有深度差存在,则需依据先深后浅顺序开展换填操作。分段施工期间,务必要捣实充分,接头需设为斜坡式,若垫层是砂石,则基坑底部需铺设好一层砂石,再将碎石垫层铺设好,防止基坑底部表层的软土有被损坏情况出现。换填施工操作完毕后,需实施压实处理,在确保换填土壤密实紧固,保证软基整体加固处理的效果能够提升[3]。
        3.5、真空排水预压法
        真空排水预压法是利用抽真空来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加固方法。其于1955年左右在我国发展起来,早期开展了多项真空预压室内、室外试验,但由于施工工艺问题未能大面积推广。直到1980年后一航局解决了抽气设备问题后才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并逐步发展到真空联合堆载、真空联合电渗等工法。通过相关实测结果表明,真空联合堆载比传统堆载预压缩短周期达1/3[4]。
结束语
        从总体上来说,市政道路软基加固作业期间,注重多重因素的考虑分析、科学应用土木合成类材料,并做好塑料排水板作业、砂石垫层的换填作业、水泥搅拌桩、现浇混凝土管桩、预应力管桩的加固作业,同时,还应当结合市政道路项目具体建设标准、实际地质情况及加固要求等,实时调整软基加固作业方案,为确保市政道路总体建设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5]。
参考文献:
[1]陈金鹏.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124-125.
[2]李敏.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探讨[J].居舍,2020(15):52.
[3]庆鹏飞.水泥搅拌桩加固公路软基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0):98-99.
[4]顾燕斌.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4):141-142.
[5]李俊杰.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3):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