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李程浩
[导读] 在教育部门倡导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新形势下,改善和完善初中教学现状,增强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李程浩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中学   321400
        摘要:在教育部门倡导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新形势下,改善和完善初中教学现状,增强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的,并积极有效的推进新课程改革。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科学;核心素养;养成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对初中科学课堂引起了高度重视,因此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科学的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素养是社会中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代表着整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初中阶段是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近几年来,学校展开初中科学教育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就。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应用的新型信息化课堂模式。该产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决策、评价反馈、交流互动、资源推送等方面实现了数据化、智能化,促进传统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全面变革,为智慧的教与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
二、科学核心素养的价值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能让他们自觉探索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与把控初中科学学科的价值,没有真正从心底重视这个学科。许多初中科学教师只是简单将科学课本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为节省时间,忽略了课本上一再强调的科学实验、科学例子。这导致学生对初中科学学科的理解停留在口头上,对重要的实际操作是一窍不通,对一些科学问题也并没有积极地思考与探究,缺少创新思维与能力。教师必须及时改进,探索更合理、有效的初中科学教学方式。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学生只有掌握了积极思考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变迁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充足的文化储备,而且要有极强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科学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日后处理学习、生活及职场上遇到的各类问题。只有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年一代掌握了科学核心素养,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民族才能不断创新,取得非凡的成就,卓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二、提高智慧课堂中初中科学核心素养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验,创建科学兴趣小组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们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还要求学生们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验中解决问题。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初中学校的科学实验配置都有待完善,所以如果学生们只是利用实验课进行练习,时间是完全不够的,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老师们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展开虚拟实验让学生们进行练习。


        (二)师生之间相互协作,解决疑难问题
        在初中科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很多专业且抽象的知识点,学习的难度又增加了一些。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师生要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使教学氛围更加激烈,让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的同时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比如,对探索宇宙知识进行学习时,宇宙天体会发生各类变化,再加上银河系、太阳系的知识点也比较抽象,这对学生掌握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征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困难的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思考、研究、探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初中科学课堂的核心素养。
        (三)引导科学探索,创设真实情境
        科学是对生活中的各类科学知识进行总结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知识中有很多涉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教师在教学初中科学的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对科学的学习只简单停留在课本上,没有将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显得格外枯燥。即使将这些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他们也不会灵活地运用。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情境,或让学生在课外观察和探索科学课本上涉及的内容。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与好奇心,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把握、记忆与运用。
        (四)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转换,提升整体学习力
        科学素养的提升,除了需要学生们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熟练的科学技能外,还需要学生们具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利用智慧课堂展开科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和科学家有关的故事、图片以及视频,通过榜样形象的树立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引导学生们学习科学家身上求真务实、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等优秀品质。
        (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初中生的好奇心强,性格喜好热闹的环境,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溜号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不断加快,促进了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教学,为学生直观的展示科学现象的变化过程。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有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有重要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结束语
        基于智慧课堂的科学素质培养,首先要求教师们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同时也要求学生们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展开学习,最后教师们还可以借助智慧课堂向学生们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而实现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邵爱强.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01-102.
[2]赵冰.浅析智慧课堂的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J].新课程(下),2019(06):230.
[3]楼丽霞,朱文娟,陈国财,施巧娟.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1302-1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