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图形游戏——四线推进式图形游戏提升中班幼儿几何经验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楼玲娜
[导读] 几何经验是数学核心经验之一,

        楼玲娜
        萧山区楼塔镇中心幼儿园   浙江省杭州市   311266
        
        [摘要] 几何经验是数学核心经验之一,是有关空间结构及性质的一些经验。本研究分析目前我园中班幼儿在图形学习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以图形游戏切入口,通过“巧设多感官游戏,强化单元图形的属性特征;巧用图形模板图,提升幼儿的图形组合能力;巧剪大图形纸,提升幼儿的图形分解能力;巧玩单元图形,感知图形守恒现象。”的四线推进式实施,使幼儿逐步了解各单元图形的属性特征,提升幼儿的图形组合分解能力,从而提升幼儿的几何经验。
        [关键词]  中班幼儿;图形游戏;几何经验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象
    1. 图形教学活动较少,不利于几何经验的获得。
        几何经验是数学领域中重要的一块内容,它也是幼儿接受正规教学前几何经验的感知阶段,为幼儿进入小学做知识储备。在《完整儿童》教材中,虽然有关于图形的教学活动,但涉及的课时比较少,不利于幼儿的充分感知,进入正规学习后,图形将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量和知识点相应较多,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对图形学习的兴趣、感知、思维和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2.图形游戏较零散,不适合图形素养的提升。
    图形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循序渐进性,幼儿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必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因图形集体教学时间少,在区域中老师们往往放入一些图形游戏来辅助学习几何经验。但我们会发现,在区域中的图形游戏比较零散、没有连续性。在这样的图形教学模式,不符合幼儿图形学习的规律,不适合幼儿图形素养的提升。
        3. 图形游戏形式单一,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区域活动中,老师往往设计的图形游戏比较单一,如放一些七巧板在区域中,让幼儿自己去探索着玩,后期没有跟进,幼儿玩了一段时间后,就不想玩了。而触摸式、互猜式、挑战式、图形拼搭式等游戏方法很少被用到。单一的图形游戏方式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突破
        基于上述现状分析,我将对图形游戏的内容设计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巧设多感官游戏,强化单元图形的属性特征;巧用图形模板图,提升幼儿的图形组合能力;巧剪大图形纸,提升幼儿的图形分解能力;巧玩单元图形,感知图形守恒现象。”的四线推进式实施,依托幼儿喜欢的图形游戏,创造幼儿操作图形的机会,提供适宜的图形操作支架,为幼儿的图形认知提供适宜的指导,帮助幼儿逐步了解各单元图形的属性特征,提升幼儿的图形组合分解能力,从而提升幼儿的几何经验。
二、图形游戏实施目的
        1. 在多感官图形游戏情境中,提升研究对象的单元图形属性特征和组合分解能力,以及感知图形的守恒。
        2. 探寻适宜的提升中班幼儿几何经验的指导策略。
        3. 在探索图形游戏中,培养几何经验的学习品质。
三、图形游戏实施策略
        研究中,针对图形的属性特征、组合能力、分解能力、守恒现象四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实施如下。
        
        
(一)巧设多感官游戏,强化单元图形的属性特征。
     ★“魔法盒子”游戏:把各种常见的单元图形木板放进盒子中,盒子上开一小孔,幼儿伸手去摸,自己或同伴说出图形名称,并拿出来验证。鼓励幼儿把图形的属性特征用语言表述出来,巩固对图形特征的掌握。    
        魔法盒子游戏(图1)包含着两个小游戏,摸图形和你说我猜。摸图形游戏在前,你说我猜游戏在后,两个游戏互为递进式。在摸图形游戏中,神奇的魔法盒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通过摸——猜——验证这三步骤来学习常见图形特征。有了摸图形游戏作为基础,我们接下来设计你说我猜的游戏(图2)。此游戏由摸的幼儿说图形特征,请另一幼儿猜测是什么图形,其中游戏材料中加入问题提示卡。在同伴的互动游戏中,让幼儿学习和巩固图形特征。
                                            
                (图1魔法盒子)                       (图2你说我猜)
        摸图形的幼儿既要通过摸自己来判断是什么图形,又要把图形的特征说出来,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设计了提示卡,让摸的幼儿有了说的支架,减小了难度。在猜测四条边,四个角时,答案有三种——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我们通过成人提供的学习性区域游戏,丰富了幼儿的图形感知经验。  
        ★“你问我答”游戏
        这一游戏采用反问的方式来猜测图形,游戏趣味性强。需要幼儿具备的能力是用语言表述图形的概念。老师事先准备适合中班幼儿的贴有各种图形的展板(图3),两个幼儿或两个以上幼儿一起游戏。幼儿A选一个展板上的图形记在心里,幼儿B问并猜测答案,幼儿A根据幼儿B的问题回答(图4),用反问方式强化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图3图形展示板)                       (图4你问我答)    
        你问我答游戏是以反问的形式进行猜测,游戏中,用言语反问的幼儿要事前知道图形的一些特征,尝试用语言描述出来,还要用到排除法。在上两个游戏的实施中,幼儿已经了解常见图形的特征,所以设计此游戏,运用排除法这一能力,了解、表达对图形外部属性特征的认知,积累了多种数学经验。
(二)巧用图形模板图,提升幼儿的图形组合能力。
        ★拼图游戏 :拼图游戏是老师提供木板单元图形、操作底板(或不用底板),幼儿自主选择进行图形游戏。在拼图游戏中,幼儿通过操作强化图形特征,感知图形之间的关联,提升图形组合能力、空间意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幼儿掌握了单元图形属性特征后,为图形拼搭提供了前提条件。
1.第一种底板:图形之间轮廓清晰
        这是拼图游戏的开始阶段,教师准备图形之间轮廓清晰的底板(图5),如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等图形组成的飞机底板,幼儿寻找合适的单元图形放在底板上拼成目标图形。在游戏中幼儿学习单元图形特征,感知图形之间的组合。






(图5第一种底板)
2.第二种底板:轮廓图形                                 
        在感知图形的组合后,我们投入了轮廓图形(图6),即部分图形之间的组合隐去分割线或只有外轮廓的图形底板,拼搭可能性更多。幼儿要寻找底板上的单个图形,还要探寻大图形是由哪两个单元图形组成,难度增加。拼搭轮廓图形的经验是探索过图形的组合,如一个长方形可以由两个正方形拼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等。我们由易到难,前后投放了单元大图形和事物轮廓图形。在 轮廓图形的拼搭过程中,幼儿不自觉地探索了各图形的特征,并探索了图形的组合,积累了几何经验。
        
        
        
        
        

         (图6第二种底板)
3.等你来挑战——自主设计拼搭主题
        这是让幼儿自己设计轮廓图形(图7),体现了主动性。幼儿用单元图形自由组合成一幅几何图画,沿着图画外轮廓把它描画下来,把画下来的轮廓图形挂在挑战墙上(图8),等待幼儿来挑战,如挑战成功,就在轮廓图形纸上打个五角星。
         
         (图7等你来挑战)                       (图8挑战墙)
        本游戏是幼儿自主设计拼搭主题,发展想象力,设计图形组合。在游戏中,幼儿首先会根据图形之间的组合来拼搭画面,这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创造。挑战的幼儿难度比较大,不仅要观察发现是什么图形,还要思考用什么图形的组合能变成画面上的大图形。在幼儿的挑战中,我们发现对于较难的平行四边形和别的图形结合幼儿难掌握,需要让幼儿较多接触类似于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等。这一游戏具有挑战情景,激发幼儿兴趣和创造性的图形拼搭。从而进一步探索图形之间的组合,提升图形组合能力。
(三)巧剪大图形纸,提升幼儿的图形分解能力。
         ★图形分割游戏——装窗户:在玩过图形组合后,我们在区域中投入一些大的单元图形纸,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和情境性的窗户底板,让幼儿探索二等分、四等分及多等分等。我们还设置了不同星级的挑战,一星级(图9)为二等分的挑战,二星级(图10)为4等分的挑战,三星级(图11)为8等分的挑战。每晋升一级将得到一枚小徽章,并进行分享式经验扩散。
    
        (图9一星级)            (图10二星级)           (图11三星级)
   (四)巧玩单元图形,感知图形守恒现象。
        ★图形位移游戏:幼儿把同一种单元图形,通过不同角度的摆放,在摆放中感知图形的守恒。我们在此设计了图形旅行记、六边形拼图板和九宫拼图板三种游戏,从单个图形的不同角度的摆放到多个相同单元图形的整体摆放,层层递进,难度加大。
1.图形旅行记
        教师事先创设绘本《图形旅行记》(图12),绘本中准备单个图形的360度旋转的轮廓图,如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幼儿自由选择绘本进行图形摆放,在触摸和摆放的操作中,能感知常见图形在改变方位后还是同一种图形。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操作,他们的兴趣更浓了,在摆放中,幼儿通过边与边、角与角的对齐中,感知图形在不同的摆放形态各异,但还是同一图形。  
        
        
        
        



        (图12图形旅行记)
2.六边形拼图板
        在一个六边形拼图板内,有一个同样大小的六边形被分割成十片三角形图形,经过翻转旋转后,把这十片图形拼回六边形,并放到拼板内。幼儿在操作时,会有无规律的摆放到心中有数的摆放。
3.九宫拼图板
        幼儿将若干形状的图形需经过翻转、旋转拼成一正方形并将正方形按照九宫格的孔穿到对应的板上,然后依次拼好并往上放置第二、三、四、五等正方形板块。
        在玩以上三种游戏中,第一种“图形旅行记”幼儿会自己探索,而且难度比较小,只需按边对齐或按角对齐就能摆放好。幼儿在情景游戏中,通过摸、看、摆放多种感官来感知同一图形的不同形态使不同的,从而感知图形的守恒现象。六边形拼图板和九宫拼图板两个游戏难度系数比较高,它是由若干单个图形拼成一个大图形。在游戏中,幼儿不仅要翻转、旋转单个图形,而且用到等分的知识点,所以必要时老师要给于提示。正在此三个游戏中,幼儿收获了通过翻转、旋转,感知图形不同角度的不同形态,图形的守恒现象,还由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五、图形游戏实施成效
1.多感官图形游戏,促进了图形经验的获得。
        实践中,我们依据图形核心经验的内容和中班幼儿学习的阶段性特点,设计了多感官的图形游戏,并将游戏难度设计为螺旋式上升,有效地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中图形认知和游戏的缺失、不足,增加了幼儿与图形互动的机会,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能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选择适宜的图形游戏。多感官图形游戏的优势是符合幼儿数学学习特点,幼儿在游戏中摸摸、看看、做做和说说,感知了图形的属性特征,更好的促进其图形经验的获得。
2.系统的图形游戏,提升了幼儿几何素养。
        在游戏的设计中,我们考虑到现实图形游戏的零散,所以依据中班幼儿的图形核心经验的内容,设计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系统的图形游戏。实践中,一开始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各常见图形的属性特征,有了这些图形经验后,接下去是进行图形组合与分解的探索,最后是难点感知图形在不同角度有不同形态及图形的守恒。每个阶段游戏都有认知方面的层层递进,在系统的图形游戏的学习中,幼儿一步步提升了自身的几何素养。
3.多元的图形游戏,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在区域活动的图形游戏中,幼儿在探索中发现了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区别,图形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形态,运用图形特征进行游戏,以挑战的形式逐步深入地探索图形之间的组合和分解等,均让幼儿感受到图形游戏的乐趣。在摸、说、猜、玩中认知了圆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图形的特征,在拼、画、剪、搭中了解了图形是可以分解、组合、平移、翻转、旋转的,幼儿于游戏中培养了探索的兴趣,掌握了图形核心经验。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0
[2] 《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黄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01
[3]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幼儿园经典建构游戏》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