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女孩的脆弱时刻——一例因失恋引发的心理危机个案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张婷婷
[导读] L同学,女,2016级某专业学生。出生于农村家庭,

        张婷婷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州,51000

一、案例背景
        L同学,女,2016级某专业学生。出生于农村家庭,父母在她小时候常年外出打工,她成了一名留守儿童,高中时父母离异,她与弟弟跟着父亲一起生活,后来父亲重组家庭,家庭成员变成5人。父亲和继母在一家工厂打工,家庭经济条件较困难。
        在校期间,L同学四年都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L同学积极上进,自立自强,学习认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组建了创业团队,连续三年获得自强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被学校评为“自强之星”。
        2019年6月初,L同学与谈了大半年的男朋友出现情感问题,最终男朋友主动提出分并把她的微信拉黑了,她因失恋受到了强烈的打击,情绪低落,加之临近期末学业压力增加,她连续半个多月失眠,出现了自伤行为,产生自杀想法,在7月3日联系学校心理中心进行咨询。中心转介医院后,L同学拒绝住院治疗,而家长以路途遥远、小孩不会有事等各种理由迟迟不到校。
        
二、案例分析
        在老师和同学眼中,L同学是一个自尊自强的女生。综合学校学院家庭方面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导致她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原因
(1)原生家庭结构不健全:留守儿童的经历,父母离异,导致她异常渴望亲密关系。父亲很少主动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家里家庭经济紧张,对她的经济支持也较少,而与亲生母亲也没有联系。L同学的情感失衡与其成长环境关系密切。
2、心理原因
(1)性格因素:性格独立要强,自尊心强,不轻易向朋友透露家庭和自身的处境,关系较好的朋友较少,情感宣泄的渠道不多。
(2)认知层面:一直渴望亲密关系,想有一个可以依赖的男性角色存在自己的生命里。对男朋友付出了很多,关系很深入,认为男朋友提出分手,微信被拉黑,有损自尊。

三、处理本次心理危机事件的关键点
1、在家长到校前,如何确保L同学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如何帮助L同学缓解因失恋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
3、如何协助配合医院、学校心理中心开展相应的治疗,促使L同学尽快恢复常态,安全度过大四,顺利毕业。



四、方法和措施
1、汇报情况,寻求配合,在家人到校或住院治疗前确保人身安全
         在得知L同学的心理咨询情况后,立即启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心理联络员-宿舍信息员”五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将初步情况汇报领导,请求指示;电话联系家长,告知学生目前的情况,要求家长在不联系L同学的前提下尽快赶到学校配合工作;立即联系L同学所在班级的心理联络员和室友,要求密切关注L同学动态,及时反馈信息。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联合保卫后勤等部门,加强宿舍区域巡逻,采取多方面的保护措施,确保L同学人身安全。
2、用心关爱,用情沟通,说服住院治疗
        L同学从医院诊断后回校,从关心关爱学生为出发点,辅导员多次到L同学宿舍,与L同学耐心沟通。一是关心L同学的诊断结果。二是探究原因,与L同学深入谈话,了解L同学产生自杀想法,出现重度抑郁的原因。三是了解拒绝住院治疗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消除疑虑。四是寻求学院与该生关系密切的专业课老师的帮助,对她进行思想引导,解除她思想包袱。五是安排朋辈帮扶,她的好朋友和室友多次劝导,做思想工作。
        
3、与拒绝来校的家长多次沟通,说明利害关系,做好记录
        该生家长一直以路途遥远、家里有困难,走不开,小孩不会有事等各种理由,拒绝到校沟通。在这期间,辅导员已经给家长打了多通电话说明利害关系,建议家长来校带她回家或在学校照看,如果因家长不及时到位,及时看护,导致不良后果的将由家长自负。另一方面,将《家长告知书》和《家长承诺书》邮寄到家。

五、取得的成效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L同学终于答应住院治疗,在住院二周后出院,再经过辅导员多次沟通引导,她答应暑假回家休养,返校后状态有所好转,并坚持继续服药治疗。辅导员定期与该生谈心谈话掌握动态,并进行毕业就业帮扶,最终该生顺利毕业,并主动报名“西部计划”,成为一名服务西部的志愿者。
        
六、经验反思与工作建议
1、加强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开展挫折教育、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恋爱观等。面向困难生开设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
2、在年级管理工作中,要从爱的角度出发,关心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信任关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信服和信任老师,有困难主动求助。
3、畅通信息渠道,朋友,能掌握学生动态,及时反馈消息。
4、对于辅导员自身而言,遇紧急心理危机事件要冷静,充分了解事实基础上果断采取措施,心理工作虽有程序,但学生心理状况因人而异,处理心理危机事件不能千篇一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问题是适合学生性格特点制定合理方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