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 王淑娥
[导读] 随着国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双核”落实要求

        王淑娥
        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十一实验小学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双核”落实要求,阅读教学的意义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主动学习新理念,积极探究阅读教学的新路径,新方法。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语言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呢?本文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 阅读素养 阅读能力 阅读品格 课外拓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因此,我认为教师可以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各个环节着手,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教学前,教师应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整合课程内容,理清并抓住主线,主题引领作为整合的起点。
    “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验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感参与的深度和学习成效的高度。因此,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是基于语篇内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
        (1)教师在拿到阅读教学材料时,首先应基于三维价值观,从语言知识(词、句)、思维培养、阅读技巧与阅读策略、人文价值等方面对文本进行解读,建立以识记-理解-应用的文本框架,设计由易到难,思维阶层由低至高的梯度教学活动,如此可避免阅读教学只停留于字词教学,或教师逐图解说的碎片化教学,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以问题为抓手,促进高效阅读教学。鲁子问教授认为,通过课堂提问设计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课教学活动方案时,应以问题为导向,借助思维导图,在语篇学习中掌握单词和句型,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的问题要有逻辑性、以故事情节发展为主线设计一系列有逻辑性的问题,有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切记逐图提问碎片化的问题。
        例如,绘本《A quite house》讲述的是Emma在家练习吉他,因为影响家人生活(Mum无法听到电话铃声、Joe 听不到朋友来访的敲门声等)而被制止。然而Emma不弹吉他后,家里更安静了,没有电话铃声、也没有朋友的敲门声,最后一家人想出了组建乐队的点子,各自找出乐器,开心地演奏了起来,房子又恢复热闹。在设计问题时,可以用“quite house”作为文眼,在故事开端、中间和结尾分别提问“Is the house quite ? why”这一大问题,让学生沿着这一主线去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再结合图片提出与这条主线相关的小问题,学生在阅读、答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故事情节,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二、教学中,教师要侧重对学生阅读技能(包括猜词、预测、略读、查读、推断、总结和联想等)的培养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阅读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
        1.培养阅读能力, 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多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读课文,理解篇章意思,以读促想,以读促说,以读促做,而且要让学生每次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导读。
        例如深圳市南山区学府小学陈高云老师设计的一堂课——《伊索寓言》绘本故事“The Wind and the Sun”,在while-reading 环节,陈老师设计了“四读”课文:一读,齐读(读准、读懂、读好);二读,默读(学生读后回答问题:What can Mr.Wind do ? What can Mrs.Sun do ?);三读,带着感情动作读(以读促做);四读,小组分角色读。学生每一遍都是带着任务读,在此过程中大量的“读”的训练(大进)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输入,因此后面的语言输出(大出)——分角色表演和复述故事(短文填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阅读策略是学生自己学习、自己阅读的拐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考虑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阅读技能包括猜词、预测、略读、查读、推断、总结和联想等。
        “猜词”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绘本图片猜测生词词义,并根据生词拼写进行自主拼读;如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故事《Tortoise and his friends》,陆龟和朋友们想过河,可他不会游泳,在朋友们尝试帮助他无果后,小伙伴们聚集起来一起想出了个办法:用木头搭座桥让陆龟爬过去。

在呈现生词bridge时,教师不必急于生词教学,可借助图片让学生进行合理猜测单词的词义,并根据自然拼读发让学生自己拼读。
        “预测”是锻炼学生对图文封面信息和插图的分析推断能力,这对发展学生阅读思维、激发其阅读动机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如《伊索寓言》绘本故事《Belling the Cat》,猫Kitty吃了老鼠Joe,其他老鼠召集开会商量如何对付Kitty,老鼠Felix 想出了给猫挂上铃铛的方法,大家都同意了,可是,谁来给Kitty挂上铃铛呢?教师可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根据人物形象预测故事,既发散了学生思维,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也激发阅读兴趣,为语篇学习做好铺垫。
        “略读”和“查读”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大意,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翻阅绘本的时间和机会,让其独立完成故事梗概的陈述和填写。略读(skimming)和查读(scanning)是《课标(2011版)》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求的两大内容,因为当今社会通讯发达,网络上海量信息陈杂,如何通过略读和查读等阅读技巧快速搜寻信息、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因此,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训练学生这些阅读技巧。
        “推断”能力属于阅读思维高阶能力,提高这种能力通常要使用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产生不同的观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故事发展的冲突点时可以不失时机地问学生,你对这事\这人的行为怎么看?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讨论故事情节,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安排故事结局?
        “总结”则是类似复述的能力。学生学完绘本故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借助板书的思维导图复述故事,或已完形填空的方式重温关键词句、复习故事,等等。
        2.培养学生的阅读品格,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
        (1)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不仅包括阅读行为,还包含阅读量和阅读频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需要在阅读中教会学生使用各种阅读策略,还要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频率。教师可设立阅读时间,如一周一次组织学生集体阅读或开展同伴阅读,两人共读一本书,此举可以保证学生的阅读频率,确保学生的语言输入量。
        (2)阅读体验
        阅读体验包括阅读态度、阅读兴趣、和自我评价。阅读态度指学生对于阅读产生的积极的态度,一个好的阅读者更容易对也读产生积极的态度,而对阅读有正向、积极的态度的人也更容易在阅读中活得快乐。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阅读态度和保持持续阅读的重要方法。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语篇,在较大的整体中展开教学,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合理的阅读目标框架内阅读、体验、感悟和积累,真正提高语篇价值,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三、阅读教学不应止步于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阅读延伸至课后。
        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课堂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延伸。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值得重视并进行有效引导。
        1.教师可推荐适合学生的分级读物,布置学生统一阅读,做阅读笔记(记录项目可设置:日期、书名、页码、阅读时长、读后感等)。选择课后阅读材料,既要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又要能覆盖应掌握的知识点,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阅读材料要难易适中,生词率在3%-5%之间,学生能读懂70%-80%的内容。阅读材料的内容最好贴近学生生活,形式多样化,包括故事、诗歌、谜语、书信、贺卡及图表等适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生理和智力水平的英语读物。注意:阅读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级挑选句型重复的故事,如经典绘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中年段学生适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如《Toby and the Eagle》;高年级则可侧重选择非故事性文本(Non-fiction)阅读材料)。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不同层级的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教师可跟踪学生的阅读情况,定时评价。
        2.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成果展示,彰显英语阅读核心素养。小学生竞争意识强,根据这个年龄特点,教师开展一些合理有效的活动(如:英语阅读竞赛、手抄报比赛、思维导图读后感、演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一个竞赛平台,分享阅读成果,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说英语的能力,提升学生说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培养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发展》——泉州市2019年小学英语课堂评优暨观摩研讨活动讲座  泉州教科所 林平珠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师大出版社  2011年
【3】《如何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侯云洁



【基金项目】本文为泉州台商投资区“十三五”规划第二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sjys 13216)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