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招驰
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城西小学 广东省汕尾市 528000
摘要: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采取家校合作的方式进行小学德育工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教育”理论指导下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而为改善小学德育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新教育;家校合作;小学德育工作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人们对于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当前“新教育”理论的背景下,采取家校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小学德育工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因此,教师与家长都应该不断进行探索,来创新出更多的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途径。
一、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双方实现教育互补
虽然学生在学校中所受到的教育更多,但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的成长也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不光要在学校进行,在家庭中开展德育工作同样重要。一方面,家长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可以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一步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以延续和深化,并且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全面性,使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能够保持积极、良好的状态,让学生有一个更加完整化、系统化的教育环境,进而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人生观念进行培养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进行德育工作的重点部分。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环境也是为学生在学校接受德育教育的基础,使学生更好地对德育工作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效率。
(二)促进小学德育工作更好地发展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课业压力比较小,所以拥有较为充足的课余时间。而该阶段的学生大多数的课余时间都是与父母相处在一起,因此,家长的行为和思想,对于学生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如果家长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的话,不光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此外,部分家长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缺乏重视程度,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全部交由学校进行,大大降低了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并且导致小学德育工作产生片面性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身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精力有限,因此在进行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教师对于学生实际情况不了解、德育工作不全面等问题,从而使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不断下降。基于此,采用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全面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新教育”理论指导下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途径
(一)学校与家长要加强合作意识
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方式,需要学校与家庭共同合作来进行,因此学校和家长都必须要提升合作意识,才能确保家校合作的有效性。首先,学校与家长之间要加强沟通,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例如:学校可以建立线上交流平台,来和家长进行沟通。对于德育工作中的内容和重点进行传达,使家长更加明确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同时,家长还可以将家庭德育工作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交流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其次,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宣传,让教师和家长都意识到家校合作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演讲或是宣传讲座,向教师和家长贯彻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将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优势进行宣传,从而更好地增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意识。
(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课堂资源作为小学德育工作的基础,对于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教材作为出发点,来不断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例如: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是该阶段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团队协助中明确集体主义的重要性,进而引发教师对于学生进行团结集体、维护班级的道德理念。这样一来,不光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还顺应了“新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让学生更好地对人道主义进行理解。另一方面,家长在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应该加强德育工作。例如:家长可以在学生放学回家后,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和生活中问题,不光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基础变得更加扎实,还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便于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
(三)加强实践活动
“新教育”理念的价值取向,就是培养学生只要去做,就会有收获的思想,因此,在采取家校合作推进德育工作的时候,学校和家长都要多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进而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满足“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例如:在进行小学德育工作时,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教导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基于此,学校可以组织春游等活动,让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充分的接触,并且让学生明确大自然中的美;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环保理念和环保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小学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家长可以为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英雄故事,从而让学生学习到共产党奋勇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家长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使学生对于英雄故事有更加真实的体会。
(四)创新家校合作的方式
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方式并不仅仅是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简单的交流,学校和家长应该明确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来不断调整和创新家校合作的形式,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效果。例如:以往的家校合作模式只是教师与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因此无论是德育工作中的内容还是遇到的问题,都存在教师和家长的主观想法。基于此,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对教师和家长反馈自身在德育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小学德育工作更加具有实效性,让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德育工作的内容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方位的发展。
(五)设置协调部门
由于看法和目标不同,导致许多学校和家长在进行家校合作推进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意见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协调机构,来处理家校合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学校可以将专门的德育教师组成协调部分,收集家长所反馈的意见,并进行处理,使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更好地沟通,进而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并且使学校和家长的德育工作目标进行协调和统一,来保证小学德育工作具有实效性和全面性[2]。
结论:总而言之,采取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形式,不光满足了当前“新教育”理论的要求,还有利于双方实现教育互补,同时促进小学德育工作更好地发展。基于此,在进行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时,学校与家长都要加强合作意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创新家校合作的方式,进而提升德育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桑治方.家校合作德育工作模式探究[J].新课程(上),2019(12):9.
[2]何武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家校合作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35):P.1-2.
作者简介:姓名:莫招驰(1974.11);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广东省汕尾市 ,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小学中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德育,后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