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2260
【摘要】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出发,并结合当下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阐述说明。随着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新时代的改革发展,并且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应当积极的探索全新的目标,从而更好的顺应新时代的发展。
【关键字】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引言: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数量在不断提升。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工程造价在我国的专业学习当中已经有十年的发展历史。主要是以经济学以及管理学为基础的理论知识,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新兴起来的学科,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紧缺的人才。在我国目前的发展当中,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同时部分的高校在工程造价专业当中还处于人才摸索的阶段,并没有创建完整的体系,专业建设的水平也不够高,对于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应当深入研究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保证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迈向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
在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学习当中,学生对工程造价的学习并没有极高的积极性,并且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强,从而导致学生兴趣提升相对缓慢,总体来说,学生更倾向于实践活动动手的学习。在学习理论课程的过程中,会感觉到枯燥无味甚至听不懂的情况。教师会对学生讲授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内容,比如:《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合同管理》等等,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比较抽象难懂,听课的时候也会感觉很吃力由此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情绪。
(二)忽视了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教学当中,实训当中会存在不同的因素导致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的皮毛。在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计划轻于实践,重视理论。实践课程相对来说较少,所以说如果想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的技能,简直就是空谈。不仅如此,部分的学校设备也不够齐全,对于刚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来说,专业软件以及训练设备缺乏。从而就会导致学生掌握技术的技能缺乏。同时在师资力量方面,部分教师都是刚刚毕业进入到学校工作,并且缺少实践工作的经验,由此就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社会当对于人才的需求,都会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说会看图纸,会用算量、计价软件等等。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传统的人才培养当中忽略了这样的技能,从而导致已经毕业的学生并不能掌握专业的知识,在岗位上也不知所措,在进入到岗位的初级阶段学生会否定自己、否定教师的教学方式,甚至还会对工程造价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解。
(三)就业效率高,就业质量差
在教育部的就业指导中心上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就业当中,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再这样高效率的就业模式下,如果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就可以发现很多毕业生在将近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会跳槽或辞职,又或者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四)工程造价专业起步较晚
工程造价在美国,印度,最早被称作为工料测量,因此,工程造价专业也被称为工程测量专业。工程测量的发源地在英国,从而经过不断的社会发展,成为了世界上公认的工料测量师的资格,即所谓的“专业人士体制”。在英国,高校如果开展了工程造价专业就会参与行业当中的学会认证,并且积极的研究该行业的认证是否符合对毕业生日后的社会发展。在我国高职院校缺少工程管理专业的人群,经过不断的发展才重视人才专业培养的需求,并与企业达成共识,促进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紧缺的问题。
(五)缺少实践能力,学校实践教学效果差
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都会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不能立马的融入到工作当中。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对现场施工到过程了解得不够详细,并且在工作当中的实践能力就如同纸上谈兵。其次,实际操作能力不足。高校在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当中会对学生展开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大部分的学生在步入到企业当中所掌握的计价工作并不熟练,从而就会导致无从下手的问题。最后是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如果学生对房屋的具体构造以及工程做法了解的不够透彻以及识图能力不强,那么在日后的岗位上就不能将所学的专业运用其中,并且图纸上的数据就会出现错误的情况。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当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同时还应当教会学生运用严谨的职业精神来对待工作。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分析
(一)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工程造价的专业当中相对来说会枯燥,大部分的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乏味单一。运用传统的人才培养的教学,学生就会觉得对学习没有极大的兴趣,所学的知识听不懂,并且在已经毕业的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存在的脱节的问题,并且还有的甚至会出现学习的知识并不能运用到实践的工作当中。因此教师只有打破传统教学带来的束缚,创建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相关的模块教学、专业活动、情境模拟、校企合作的方式,对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当性的减少,促进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这样一来才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改革发展,工程造价当中对人才需求的目标也是越来越高,要求相关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至关重要。高校在工程造价的课程当中应当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述,应当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课程。目前,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的去向应当有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院、招投标 代理机构、资咨询公司、地产开发公司等,主要的就业方向就是概预算、招投标、施工、报建监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资料管理等。因此学校方面应当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设计相关的课程,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其次,学校方面应当与企业之间实现有效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在闲暇时间可以到企业当中体验,适应其中的环境,方便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快速的上手,更好的进入到工作状态当中。
(三)促进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且保证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可以运用到日后的工作岗位当中。在毕业前的实习当中对企业的相关工作充分的掌握,方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当中可以迅速的进入到企业,了解其中的实际情况。学校方面可以对步入到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实际的考察。了解学生在工作当中的实际情况,对学校专业建设提出建议,采取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且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做出积极的调整,从而使毕业生在就业当中的就业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在工程造价的专业当中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束缚,创建全新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进一步落实刻不容缓。促进学生对工程造价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为社会培养出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京闻.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西科学,2020,38(02):290-292.
[2]余景波,孙丽,李宁.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管、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2):20-25.
[3]张显国.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4(02):53-56+79.项目编号: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项目制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G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