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军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教育集团天马实验学校初中部 312000
摘要:初中语文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阶段,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同样也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但从当前教育现状来看,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一直处于普遍较弱的存在,学生写作拖沓、内容死板。因此,本文从观察生活、扩展阅读、评改作文三个方面,指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素材,将对生活的感受转化为写作的内容,锻炼学生观察、记录、批阅的能力。
关键词:观察生活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前言:长期以来,初中写作教学一直存在着费时多、成效差的现象,因为许多语文教师对于写作教学无所适从,一部分教师一向仅传授学生写作的技巧,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他人优秀的文章;一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将写作模式化,采用固定的套路,复辟清朝的八股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意义,即无法流露学生的情感,又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普遍出现了教学没成体系、专业教师较少、课程时间较少等问题,导致教师无法传授给学生好的写作方法,多数教师仅对学生讲授写作技巧、要求学生背诵范文、指导学生采取“八股文”般的模板进行写作,从而使得学生也无法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和描述他的真情实感,更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学生变得抵触、厌恶、麻木地进行写作,使得作文也变得空洞无物、虚情假意,仅有华丽的辞藻,缺乏真实的叙述,导致学生写作没有灵感、没有素材,不懂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在写作中真情实感的流露,真实生动的叙述,我认为应采取以下三点策略。
二、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的源头活水
“艺术源于生活”,写作同样是一门艺术,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眼观察生活的细节,用心感悟生活的真实,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悟转化为生动、饱含情感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生活的本质丰富多彩,但它的表象却是平平无奇,初中学生难以透过表象看到生活本质的绚丽绮美,因此需要教师在平常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洞悉的态度去观察生活,那么学生就会发现儿童的无邪活泼、青年的向上奋进、中年的愁苦疲倦、老年的睿智淡然;仲夏夜晚的静谧、冬日寒风的凛冽、初春万物的复苏、金秋硕果的收获。教师多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感受,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后,教师安排学生去同各自的父亲一起体验一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在其中仔细观察和感悟,然后写一篇《我的父亲》。学生在经历了一天的亲身体验后,对父亲有了更细致的了解以及更能感同身受父亲的压力与辛劳,写出来的文章便愈加生动流畅且富有情感。在占据体育老师的体育课程,进行语文课时,学生心中免不了郁闷、埋怨,此时要求学生写一篇《老是被霸占的体育课》后便可去上体育课,学生定会才思泉涌、下笔有神,以极快的速度写好了一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的作文。通过长时间、多次数的反复训练,让学生懂得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素材,将观察生活作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记录写作的点睛之笔
初中生的生活经历始终还是受到了年龄、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人生阅历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并且大多数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阅读课外书籍,对外面多彩的世界孤陋寡闻,缺乏写作素材和方向,当遇到不熟悉的主题时,便大脑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笔。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从书籍中了解、感悟他人的生活,正如诗圣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阅读使学生扩宽视野、学习他人优秀的表达方式,记录、领悟、吸收、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例如,教师组织学校订阅或从学校图书馆借取《读者》、《意林》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期刊,交给学生相互之间传阅,并且从中发现摘抄自己喜欢的或者觉得优美的句子,每周或每月组织学习一次,使学生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写作素材。然后在下次进行写作任务时,要求学生将上次记录的句子、素材运用到这次写作之中,并且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这样不仅让学生完成了积累,还学会了迁徙运用,让素材真正成为自己的素材,做到了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三)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培养作文的批阅能力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学生在现代教育形势下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指导学生通过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作文的方式来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使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评判能力以及总结能力。例如,在学生完成作文教师先进行大致的阅览,从中选出5到10篇作为此次评改的标准,并且让作者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朗读,然后教师进行示范点评以及提出修改建议,再将余下的作文随机分发给学生,由学生来对文章进行阅读、检查、修改以及评价,在作文末尾写下激励性的评语和评价人的姓名,然后交给教师审阅,未达到标准的再由教师进行指导评价。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感水平、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完善了学生对于写作的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了解,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在当堂完成的写作课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写完后立即分析修改的方式,在学生思绪还处在对文章的思考时,指出并改正作文的错误,帮助学生培养了作文的批阅能力。
三、结语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为解决当前的写作教学问题以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广泛阅读、修改作文,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发现写作的源头活水、培养批阅作文的能力,以此使得学生写作水平提高,让学生敢于通过作文的方式宣泄内心的情感,记叙生活的琐碎。
参考文献
[1]唐建新.在理想与现实中构建写作教材序列——统编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编写与使用[J].语文建设,2020,(5):15-20.
[2]顾维贤.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场面描写支架的构建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0,(30):1-3.
[3]朱晓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科学咨询,2020,(41):288.
[4]何思敏.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J].读与写,2020,17(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