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核心素养下的活动型政治教学--以“市场配置资源”一课为例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 凌华坚
[导读] 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凌华坚
        广东省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  523000
        摘 要: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普高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也应紧跟时代脚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核心素养,发展素质教育。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为例,结合新课标,谈谈自己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活动型课堂教学新尝试。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活动型教学
        一、何为活动型学科课程
           活动型教学,顾名思义,可以简单理解为设计活动,以活动带出知识,引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知识通过活动化,把抽象知识具体化,以活动为教学载体,传授知识。活动型课堂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呈现方式是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课程的设计中,活动设计与学科知识是融合关系,形式一般围绕议题式教学展开。
        二、转变课程观,确立科学的课堂活动议题
        思想政治课设计到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只是片面进行知识的单向灌输,学生不但没法很好地掌握知识,还会让思政课失去其应有的魅力,变得枯燥无味,犹如空中楼阁。
        笔者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例,这一框题在整本书中起着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知识点多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会有难度。如果只是单一的讲授知识,无法很好地落实三维目标,难以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功。笔者这一课是2019年的同课异构的展示课,当年的一个社会热点是猪肉价格的飞涨。笔者以猪肉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为切入点,确立了以猪肉价格的涨落为主线,来开展活动型教学。这个热点与学生的生活贴近,能很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更让他们体会到政治课堂与生活紧密相关,政治知识不是空口说大话,而是能理论指导实践,帮助他们分析生活的现象。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主题确立,主线明确,整节课就成功了大半。
        三、完善实施方式,增强活动体验
            活动型课堂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实施,探究、活动、体验。围绕议题式的课内活动可以有辩论赛、模拟法庭、观看小品、观看微视频等形式;课外活动可以采取观看电影,参加社会实践,访谈、法庭见习等。不断完善实施方式,增加多种多样合理的活动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活动体验。笔者在“市场配置资源”一课中,以猪肉为主线,把整个课程分为了四个环节:稀罕肉(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家常肉(市场经济含义优点)--伤心肉(市场经济的弊端)--舒心肉(规范市场秩序),每个环节带出相应的知识点。通过设置四个探究活动,一个线下的社会走访调查,来完成整个课堂。形式多样,有观看视频,有表格分析现存的猪肉现状,有抛出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而本堂课的亮点是提前把学生分成小组,课下先带领不同小组的学生去走访政府、养猪农户、菜市场猪肉消费者做调查,了解相关情况,把搜集的材料整理好,回来课堂再进行角色扮演,把情况与同学们当堂演出来。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兴致高涨,特别是在走访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和严谨,令笔者惊讶。而在课堂角色扮演时,能迅速进入角色,把当下各界对猪肉涨价这件事的反应表现得淋漓尽致。全体学生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能力,三维目标较好地落实。
        四、立德树人,价值引领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该以“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为根本指向,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党的十九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2020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办好思政课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值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思政课教师,应是播种师,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做好他们人生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师要始终保持着家国情怀,因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更要贯彻落实这点。
        笔者在“市场配置资源”一课教学中,以“如何规范市场秩序”为议题,开展教学。让学生谈谈在面对市场乱象时,我们该如何规范市场秩序?角色扮演从三个角度出发谈措施。通过分享、体验、探究和思辨等方法,避免了空洞、抽象地讲授怎么做。最后把主题升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归根到底离不开诚信二字。诚信不仅仅是存在于经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需要恪守诚信的良好品德。课堂是通过让学生朗诵关于诚信的诗歌,引发其强烈的认同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恪守诚信,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做到习总书记所提倡的“言必信,行必果”,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样的教学是有魄的教学,体现了知识性、政治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寓价值引领于知识教学,体现了价值引领从单向灌输走向体验感悟,从贴标签化、符号化的价值观教学走向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内在认同,更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
        五、加强教学反思,提升个人能力
        活动型学科对于广大政治教师来讲是一项新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一定年龄的老教师。如何更好地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需要教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来积极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活动型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教学流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进行总结提炼,让其成为活动型课程的实施常规策略。年轻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多加强探索,把课程做成成功案例,经备课组老师进行商量修改后,在本校本学科内进行推广,发挥群体的智慧,加强集体备课。
        新时代新课标给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探索,不负使命,让更多的活力和创意进入课堂,一扫课堂的沉闷枯燥,给课堂带来蓬勃生机。活动型课程是思政课展示其自身独特育人价值的有效载体。它是高效课堂的有效形式,是新课改的大势所趋。打造活动型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成长是终极目标,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灵魂。一切活动的设计要与时俱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知识,增强能力,让学生在心智上更成熟,行为上更理性,在实践活动中更积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