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结合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0期   作者:姚秀丽
[导读] 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相结合

        姚秀丽
        讷河市学田镇中心学校  

一、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办法
        (一)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小学生思想单纯,应该通过日常管理及教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成长为品格优良的人。课程实践中,除了教授小学生生字词,要求其背诵课文、古诗词,了解文章主题、结构之外,还要通过直观的文本内容,使学生了解人性的善恶,明确友情、亲情、爱情的真谛,以此培养小学生的怜悯心、同情心及爱国情怀等。依托语文课程,使小学生受益终身。通过适当引导,小学生在无形中便有了时间意识,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成效,甚至还能够减少违纪情况的发生。让小学生感受到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和文学知识的渴望,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及学习习惯,这对小学生的未来成长乃至终身发展都非常有益。该教学环境下,班主任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以刚性管理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约束,使其在学习、纪律方面都更加积极、主动。
        (二)课文阅读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及道德素质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从小抓起,甚至贯串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常规课程的学习之外,人文素质培养也非常关键。学校要依托语文教育、班级管理等多种形式引导和鼓励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性格发展及未来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散文等都非常具有诵读价值。语文教师要依据课程背景及教材内容,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德育素材。课程实践中,引导小学生诵读《小儿垂钓》、《登鹳雀楼》《泊船瓜洲》等古诗及《《坐井观天》、《爷爷的压岁钱》、《花边饺子》、《桃花心木》等故事,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爱国情怀以及审美能力等,使小学生在学习、诵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并认识到具备美好品格的重要性。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也可以适当引用语文教学中的案例、素材等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和教育。


        (三)主题班队会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外部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以及兴趣爱好改变传统班队会、语文课程教学模式,通过主题班队会为小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要把主题班队会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创新课堂形式,同时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也变得更加容易。班级管理工作及课程实践中,除了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外,还要兼顾他们的人际交往、才艺展示等各方面的能力。主题班队会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潜力,无论对语文课程学习,还是未来成长及发展都非常有帮助。例如,新学期开始,我班级召开“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队会,教师鼓励小学生现场朗诵《妈妈的账单》等课文,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契合了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了辅助教学。
        二、小学语文学科和班级日常管理相结合的作用
性格、年龄等方面决定了小学生天生好动,这使他们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长期加以约束和引导。小学时期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班级日常管理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都非常重要。在新课程环境下除了关注小学生的语文成绩、识字能力、作文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之外,还要兼顾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发挥语文学科在教学方面和育人方面的优势,把学科教学与班主任班级育人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要始终把小学生放在班级日常管理和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启发和鼓励,时刻把德育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以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使语文课堂教学和班级日常管理更加具有实效性和人文性和教书育人的新高度。
        综上所述,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班主任兼语文教师要从传统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结合当下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心理特点和日常行为习惯,把语文课程知识融入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借助直观的文本知识、情感教育等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使孩子们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价值所在,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具备高尚的思想品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让好习惯伴随他们一生,使孩子们受益终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