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湖北省蕲春县第四实验小学 435300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数学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育中,c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要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更加清晰、易懂,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科目,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小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而生活化教学可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加入生活因素与身边熟悉的生活事物来提高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与理解,将所学的能准确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合理的引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生活化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要想加深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理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较突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建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作用。例如,在学习“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引用常见的生活购物场景,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可以选两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在讲台上分别摆出一些铅笔、橡皮、文具盒、书包、书籍等,标上相应的价格,铅笔一元、橡皮五毛、书包二十五元、书籍十元。一位同学当售货员,另一位同学购买了五支铅笔、三块橡皮、一个书包、两本书籍,然后设置问题,这位同学一共花了多少钱,后来又退掉一本书,请问学生还剩多少钱。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人民币,如何进行换算,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应当重视问题情境的创建,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教师在讲“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一个足球场,向学生说明足球场的基本尺寸,长160米,宽100米。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某学校领导看过我们学校的足球场后,也想建造一个一模一样的操场,大家能不能帮助他们绘制一张图纸?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探索与合作,并通过比例知识,对操场的实际面积进行缩小,在探究过程中学到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制作图纸,解答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去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能清晰的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深化教学内容。因此,教师有必要定期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来辅助学生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米与千米”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挪到学习的操场上,用米尺量出100米、200米……500米的距离,然后让学生目测这些长度的距离,根据自己的体会走出1000米的距离,最后教师对此进行测量,看一看哪位学生的感觉最准确。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有效提高数学知识的现实运用。
四、布置生活化数学作业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有用的知识,还要将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在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布置与生化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课上学到的知识内容,保证学生能在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可以自行解决。例如,教师在讲“最大公约数”后,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房间的尺寸,量一量长和宽,然后根据尺寸去选择壁纸的大小,有30*30、40*40、60*60等尺寸,然后学生根据这几种不同的尺寸设计铺贴方案,最后选用最合适、最划算的方案,这几种壁纸的价格是30元、50元、80元,学生用哪一种最省钱。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认真的完成课后作业。经常布置与生活有关的作业,学生就会想到生活中与此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总而言之,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将生活实践与教学相结合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先文.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有效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
[2] 曾顺香.试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
[3] 王素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新课程(中).?2019(12)
[4] 刘文恒.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融合[J].祖国.?2019(11)
[5] 张玉峰.浅论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发展[J].新课程(下).?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