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2期   作者:后德珍
[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后德珍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蚌谷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其中在学生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由于家庭过高的期望、学校过重的课业导致小学生厌学甚至弃学,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引起了教育者的关注。班主任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发展特点,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适当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辅导活动,逐步消除未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策略
        当前,有许多班主任依然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限制,盲目地追求学生取得更高的学科分数,因此工作的重心依然保持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方面,片面地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很是不到位,阻碍了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为改变这种现状,班主任应该针对高年级学生的总体特点以及个体间的差异来设计辅导活动,结合游戏、心理故事来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过长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训练,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一、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团体辅导活动
        在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时,班主任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情绪状态、相关的负面情绪、认知以及行为,进一步发现消极情绪的学生,并通过游戏、情景剧、心理故事导入等多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团体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坦然地面临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掌握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因此,班主任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团体辅导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深化内心的感受,逐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正向的人生态度。
        例如,班主任开展了“积极情绪体验”的活动,首先,运用心理故事进行导入:路易斯曾因为一只弱小的苍蝇而影响了一场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因为恼怒失去理智和冷静,不小心失去一次击球的机会,与冠军失之交臂,选择了死亡。这样学生会从这个故事中受到特定的启发:不良的情绪容易让人变得冲脑、恼怒、失去理智,造成不好的后果,甚至还会留下人生遗憾,所以必须用乐观、积极的情绪来对待一切。其次,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调节坏情绪的方法,比如甲说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去跑跑步、唱唱歌或向好朋友倾诉(情绪宣泄法);乙说在对某个人某件事愤怒时,会先不想这件事,到户外走一走、听听音乐等(注意力转移法)……最后,班主任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每位同学分享一则短笑话来逗大家笑,用幽默和快乐来代替烦恼,通过每周一次的团体辅导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其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二、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有时候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并不会帮助到班里的所有学生,因此,班主任也要关注一些个别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及时地心理辅导。在团体训练之后,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对于自己目前的心理状况有所疑虑、有无法解决的困惑,积极求助同伴或教师,并对动寻求咨询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及时地解决学生现存的疑虑和问题,逐步改善他们当前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积极情绪体验”的活动结束后,有学生单独咨询班主任问:“如果我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怎么办?”;在谈到“未来之路”这一话题时,有学生会问:“梦想真的能实现吗?”;还有学生会私下与班主任交流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如“我活得好痛苦啊,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就是进不了年级前五名。为什么我的父母从来不表扬我?”……对此,班主任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来解释这些问题,并用平和的态度来给学生积极、正向的引导,比如讲述自己曾经的想法和经历,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和秘密,避免采用说教的方法,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运用引导性的语言来指导学生,最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班主任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音乐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班主任可以利用音乐来帮助小学生缓解学习或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此外,还可以引领学生深度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深层情感和内涵,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逐步形成健康、高尚、乐观的生活态度,进一步丰富小学生的精神层面。
        例如,针对当代小学生课业繁重、父母期望较高所以内心压力较大的现象,班主任可以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现有的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听觉带去了特定的冲击,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进入一个放松的状态,有效松弛神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音乐给人的身心带来的好处。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交替播放节奏强劲和柔缓的音乐,让学生长期积累的压力得到及时的释放,从而降低他们的心理负担,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班主任要严格地遵循先进的健康教育理念,充分地依据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团体辅导活动”、“针对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多种辅导活动来让学生的内心得到释放,逐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付亚婷.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思索[J].才智,2014(32):8-9.
        [2]杨兵,王海宁.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分析[J].科技展望,2014(17):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