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桂
道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湖南 永州 425300
摘 要 :新的语文教学计划中,老师们开始注重到阅读对于语文的引导性,从阅读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对语文产生更多的兴趣,带来学习效应。因此我们单单在课堂中学习的课文阅读量是不够的,老师应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积极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的提高学生生活中的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提升思维逻辑。那么要如何将阅读融入语文课堂中,让学生愿意去阅读、学会阅读是如今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所以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展开分析以及给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阅读;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延伸了课堂中所学中的知识,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所以我们在学习中想要仅靠课堂是不可能达到的这种效果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加强对语文阅读的认识,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探索能力和沟通技巧,让学生将阅读养成习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运用阅读。
一、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阶段的重要性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阅读的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除了能让学生加深课堂中所学知识之外,还能有效的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多加了解语文与生活当中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让所学的语文知识更直观的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外阅读的方法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了阅读的能力以及思维逻辑的能力,而且能改善语文学习中的枯燥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言表达上的交流水平,掌握语文语言的使用技巧,更加自己愿意去学习语文、阅读语文,提高语文综合教育的策略效果。
二、 现状
(一) 随意性过强
一般情况下,教师很少干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类型,因此一些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物时比较随性和盲目,往往会选择不适合自己的书籍,例如:故事性较强的故事书籍和图画过多的卡通书籍。这是因为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简单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画容易吸引他们,而且容易理解,虽然这些书籍也是课外书籍,能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但是如果阅读过多,则会使学生沉迷其中,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二) 学生阅读习惯与方法有出入
大部分同学阅读书籍是都是从头到尾的读,从序言到正文,再到后记,有个完整的阅读顺序,而有的同学在拥有书籍后,不仅不会从头读到尾,反而是跳着读或者直接读结尾,还有的同学不愿意自己去一点一点了解书籍,只会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书籍以及内容简介或者询问已阅读过该类书籍的同学,就相当于自己读过了。后两类同学的阅读方法与习惯都是不可取的,阅读需要自己深入了解,读完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网络上和其他人的观后感都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学生照搬这些只会让其“变味”。
(三) 学生缺乏阅读指导
学生阅读需要有人指导,如果无人引导,则会对书籍进行盲目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向同学们介绍耐人寻味的书籍和优秀的图书。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家长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强调课外阅读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这样才能引起家长和学生的重视。
三、 为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质量,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改善课堂的单一性
为了将阅读教学有效的推广出去,老师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对阅读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掌握程度,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举例出阅读的必要性及好处,让家长参与积极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活动中来,老师与家长互相配合,把阅读教学提高到新的层面。同时需要老师和家长为学生设立一个轻松、有趣的阅读环境,从侧面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课外时间里,老师可以对学生布置每周与课堂内容相应的阅读素材,家长在家中进行监督指导,这有效加深了课堂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每月利用一次课外时间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记录总结,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不仅能提高学生之间的友谊,而且还能有效的将阅读融入生活,令同学们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进而乐于阅读、善于阅读。
(二) 老师要引领学生正确、有效地阅读
阅读方法是一种捷径,让学生在阅读中更有效的对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为自己所需的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那么在小学阶段对孩子们并没有这种思维意识,这时老师的责任就变成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使用的方法,按照大体的方法对每一篇文章进行阅读,融入笔者的思想中看待文章,仔细揣摩每一个人物的特性。在记录下疑惑的地方,选用课堂或课下的时间去询问老师,鼓励学生与同学多多交流讨论,在对于一些重要的句子和段落,可以进行摘录、背诵,加强记忆,以便在写作中利用到。
(三) 把阅读当成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教会阅读方法,还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理解。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阅读的速度并不能控制得很好,不懂得利用闲余时间进行阅读。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思考探究,与家长配合让学生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可以采用亲子阅读的方式,让家长陪伴孩子完成阅读任务,例如家长可以在睡前给孩子讲【格林童话】、【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引起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进而提高阅读兴趣,不仅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而且也能训练到孩子的思维表达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除了需要加强课外的阅读以外,老师还得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以此提升小学语文的整体水平。在教学计划中,所希望的是老师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对家长积极宣传课外阅读的必要性,重视课外阅读带来的好处,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下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各方面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当为学生创立良好的情景模式,采用轻松、有趣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中的沉闷,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课外阅读中进一步引领学生学会阅读,利用阅读感受表达生活中的美,进而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也能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伏广成 . 城郊小学生课外阅读初探[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
[2] 范海群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00(002):118.
[3] 张馨丹 . 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分析如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J]. 读写算(教研版),2015,5(8):4.
[4] 郑燕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初探 [J]. 新课程·小学,20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