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优生”带动“后进生”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晓霞
[导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最新修订版)中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李晓霞
         四川省泸县奇峰镇曹市杨娣学校 6461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最新修订版)中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小学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思考:既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知识,落实知识,提升个人素养;又要减轻老师的教育教学负担,从而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专研教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还能因材施教,林必成才,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优生”带动“后进生”的教学策略跃然于心。
        我们在教学中该怎样让“优生”带动“后进生”呢?现在我就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一、一帮一
        所谓的一帮一就是一个优生带动一个后进生,本着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同,两家的上下学路线基本相同的自由结合为主,老师调配为辅的原则结队。而此项策略主要应用到我们教学中的基础积累运用方面的带动。
        比如,我们在进行词语教学时,可以让优生和后进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地相互听写和批改,在批改的同时,优生要特别注意后进生的书写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小老师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错误词语旁边改正过来,再让自己的小伙伴照样子写几个。最后,小老师在自己小伙伴重新写的词语旁边写上对其表扬的或是鼓励的话,让小伙伴更有信心学习。而老师这个时候再次听写,正确率就很高了。老师听写完并批改后,就让“优生”小老师看看“小伙伴”后进生错了哪些,再次利用课余时间听写错误的词语。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日积月累和古诗词的默写检测方面,只不过默写古诗词可以让“小伙伴”后进生一句一句的默写,句子中的哪个字写不对,就反复地写那个字,直到正确为止,最后连在一起再完整的默写整首古诗。优生小老师就要不时的给后进生表扬和鼓励了。这种鼓励正是后进生信心和爱好之源。
        老师在进行句子方面的教学时,比如讲解仿写句时,优生就可以利用空余时间督促后进生背诵一些常见的句子。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第二单元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要求我们用上“饿”、“安静”、“厚”、“盼望”、“喜欢”这些词语进行夸张的仿写,老师在课堂上补充了仿写句,要求不会仿写的,就可以背诵老师补充的,但一些不自觉的后进生就不会主动的去背诵,这个时候就需要小老师督促背诵了。也可以在上下学的路上,结合实际场景,优生举例,让后进生跟着说。比如说“饿”:走在放学的路上,我看见前面小贩卖的土豆花,再听着自己咕噜咕噜的肚子叫声,我实在是太饿了,我觉得自己现在都能吃下一头牛。在学中乐,乐中学的过程中,也利用了零碎的时间,提升了学习的乐趣。
        大家看到这里,也许会说,你说的“一帮一”的教学策略,不就是让优生不停地帮你干活嘛,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办到,巴不得自己赶紧干完自己的事情,好好的玩了。对,确实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这个时候就得看老师的奖励计策了。
        第一种方式是积分制,你的小伙伴在老师布置的每次简单任务时都能完成,而相对困难的任务有进步的时候都可以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的分数时,可以换取相应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礼品(棒棒糖、荧光笔、笔记本、小风扇、课外书籍等)。
        第二种方式当着全班的面适时的口头表扬,比如在进行第三课背诵抽查时,就有意的抽查后进生,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背得好就及时表扬,并表扬小老师优生,如果背的不太好,就让小老师和他一起背诵,最后一起表扬,并附上一个小礼品(笔记本或者棒棒糖)。一颗糖,一个本,都是一份荣耀,一份关爱。自然,也是一份成就。
        第三种方式发表扬信,可以是纸质的奖状,也可以是在家长群里面发表扬信息,这样不仅让孩子感到自豪,也让家长了解到自家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

可以想象一下,平时表现“不好”的孩子会务着奖状冲向父母、祖辈之时,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二、小组合作(团队协助)
        小组合作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几个人一起完成任务的一种教学策略,但我这里的小组合作又有些不一样,首先在分组的时候,4人为一组,这4人中不仅根据成绩优中差结合,还要根据个人的品行和学习习惯相结合,其次这4人的兴趣爱好和家庭地址相似,以此来安排座位,方便交流。也是本着自由结合为主,老师调配为辅的原则结队。此项策略主要应用到我们教学中的阅读和习作以及综合实践方面。
        比如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第四单元为例,上完这个单元的课文后,我会花费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小组合作完成这个单元的课文总结复习。
        方法一:设计阅读练习题
        其教学过程是:首先说明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设计一份阅读题的练习题,可以借鉴任何你手中的资料书,问题类型不限,问题数量控制在3到5个。
        其次交由老师,由老师分配给另外的小组马上做出答案,并写上你们小组对这份阅读习题的建议,最后交由老师,师生一起评出优秀作品。小组内的优生这个时候就发挥出了领导指挥的作用,而后进生这个时候就会很主动的去翻阅各种书籍资料,中等生就会负责整理书写,整个小组内各个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方法二:围绕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开展一次演讲。
        其教学过程是:首先说明演讲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一份演讲稿,内容要紧扣老师提出的问题,且答案须与之对应——可以先打草稿。
        其次说明语言要求:要精炼,流畅,发言者是组内的后进生。
        最后实施效果评价:一起评出优秀演讲者。演讲内容还可以是其他的,比如:在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时,我发现作者运用到了很多人物表现方法来体现人物品质,具体的有这些……又比如,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有这些收获……其实这些演讲内容都是对本单元的总结复习,让小老师优生当领导者组织帮助后进生复习总结,中等生当助手,也学习和总结。
        这种合作的形式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同样适用。传统习作教学方法就是老师先讲怎样写,接着孩子们写,然后老师批改,最后在班上点评。这样的教学常态不仅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连我们老师也会觉得付之努力,收获甚少。所以我就运用到了另外一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互相批改。
        其教学过程是:
        第一步——说明批改要求。组内成员先读自己的作文,然后相互批改(小到字词句和标点符号的书写,大到对文中语句的体会批注。完成后写上“小老师”或“小伙伴”的名字和对彼此的寄语。
        第二步——评优。老师把作品投射到电子屏幕上,让优生带头说,鼓励后进生和中等生大胆地说感受(从作者和批改者出发评价)。
        第三步——老师评阅、批注、备案。教师把自己的评语(包括写作评语和协助成果评语)写在相应的本子上,顺便检查小组成员之间的批改情况。
        第四步——成果落实。就是让孩子回家读给家长听,家长签字并写上寄语。
        我们在进行综合运用方面教学时,特别是错题整理时,除了传统上的老师归纳总结,其实我们还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归纳总结,这样就可以真实的体现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小组合作(团队协助)的方式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生的各项优势带动后进生的品性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达到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而且有着良好的个人品行。
        以上就是有关于我对“优生”带动“后进生”的教学策略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通多这些做法我们班现在的学习气氛浓,学习兴趣高,优生保持着小老师该有的沉重虚心,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也有着良好的个人品行,整个班级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