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观祥
广东省蕉岭县镇平中学 514100
摘要:讨论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对知识产生兴趣,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获取过程的印象。物理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很难接受一些概念和公式,学习效果不显著。讨论法引入课堂后,改变了上述现象,逐步提升了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效率。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阐述讨论教学法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践与应用
关键词:讨论教学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与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新理念和方法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不仅促使教师的教学形式发生了变化,还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讨论教学法是一种以互动为目的的教学手段,初中物理教师利用此方法既可以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还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在讨论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综合能力都快速提升,对待物理知识的兴趣也迅速提高,为深入探究物理知识打下了基础。
一、进行合理分组
教师想要转变课堂教学思路,一定要有所准备。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做好准备才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意外。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课堂中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传统的前后桌分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们在探究性的分组方式。课堂知识的讨论对于学生快速汲取知识帮助极大,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前,都会根据学生的特点等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水平相当,各个小组成员间能够形成互补,这样更便于他们交流和讨论问题。
例如,学生在学习“弹力”内容时,物理教师根据学生们生活认知以及爱玩的特点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小组,并在课堂中讲解弹力产生的条件、方向、测量弹力大小等知识点时引导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对于弹簧和弹力这一话题,每个人都有话说,都想要表达观点,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当学生讨论完毕后,物理教师根据各小组汇报情境进行归纳和总结,促使学生知道自己所在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并由此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热情。合理的分组使得每位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促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二、转变讨论方式
每堂课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在传统教学理念下,为了节省一些时间以及将更多的知识传播给学生,教师们常常将消减了讨论活动,应用“讲授”的方式组织教学,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物理课本中有很多重点和难点知识,有些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才能理解,有时甚至出现了耗费很多精力学生仍旧无法接受的情况。鉴于此,初在遇到这些内容时,中物理教师可以将讨论教学法引入课堂,鼓励学生间或者小组间进行交流或者提出质疑,以此通过思维的不断碰撞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子热运动”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先将厨房的饭菜、花露水的气味等例子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气味从很远处就能够闻到”,并由此引出“分子热运动”的内容。当教师讲解完“分子热运动探究实验”后,再次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相互提问并讨论,有的小组提出了“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会发生分子热运动现象”的问题,有的小组提出了“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何关系”等问题。通过互相提问的方式进行讨论学习的方式获得了学生们的认可,他们的竞争意识逐渐增强,获取知识的效率和能力也由此提升。
三、创设讨论情境
课堂讨论是思维的最好媒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信息的交流,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认知情况,进而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打基础。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人境融合的方式,学生和情境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获取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物理知识点创设讨论情境,鼓励学生与自己或者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实现信息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快速接受知识点,进而提升他们课堂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内能”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通过创设讨论情境展开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增强。课堂中,物理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一群小孩玩活力车的视频展示出来,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力车动起来的原因以及它的运动与生活中汽车的运动有何不同。学生立即展开讨论,有的人说道:“生活中的汽车是加油或者耗电的,需要动力!”有的人道:“回力车也需要动力呀,需要人们将车子往后拉后!”还有人补充道:“回力车中有个弹簧,利用弹簧才能向前进!”课堂中呈现出一片热烈讨论的场景,物理教师由此引出“内能”的概念,并告知学生家用汽车的能量来源于燃料燃烧中释放出来内能,同时引出更多内能知识点。在讨论情境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喜欢和他人分享个人观点,有益于自身高效地掌握“内能”、“做功和内能的改变”、“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等知识点。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讨论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活动中去。学生的课堂主动性性提升后,他们能够自由表达个人观点或者看法,将个人的态度显现出来,对待物理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随之增强,为后续深入研究或者探索更多的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鸿.新课标下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中),2017,000(011):54-54.
[2]蒋永亮.新课标下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