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登成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张家湾镇蜂岩小学553313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小学生趣味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在问题探索活动中实现,在生活情境体验中实现,在课堂游戏活动中实现。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科;兴趣;教学策略
下文将围绕“问题”、“情境”、“游戏”三个方面展开对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实践,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感悟数学的价值,理解数学的思想,感受数学精神,欣赏数学的美。
一、任务驱动,问题导向
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经历“问题驱动——参与活动——解决问题——构建模型”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真实、充分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做到教学设计有情境,以结构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方法、习得能力。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教师在唤醒学生以面积探究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进行方法的迁移,自主探索圆的面积。利用特殊的方格,将方格细分,到产生疑问:圆的面积到底是r2的多少倍呢?从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通过剪、拼后将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是本课的一大创新之举,既衔接了三角形、梯形面积探索的过程性经验,让学生在传承中创新,又突破了圆面积转化中如何沿半径剪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后拼成长方形这一难点,大大降低了推导的难度,其间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变与不变的深刻体会,正是课上学生深度学习的生动体现。四年级下册《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创设学生喜爱的游戏和活动,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经历购物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整节课以学生为主,多次采用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师生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初步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了从问题入手,用分析法解决问题。
二、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中。有效的数学情境能赋予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在教学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做好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加减法》。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活动结合“买书”生活情境向学生渗透爱读书的思想,也培养了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百格图,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学生发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年级《认识周长》教学中,教师以“小胖为减肥而跑步锻炼”的生活情境贯穿本节课,贴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李老师以问题串不断追问学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层层深入,并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建立“周长”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并在“量”周长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理性到实践的飞跃,同时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二年级《厘米和米》教学中,教师从量一段一米长的彩带开始,引导同学们自己去发现、验证“厘米”和“米”这两个度量单位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又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通过身高测量、游乐场购票限高、游泳池深浅等问题的思考,让同学们把厘米和米的应用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
三、数学游戏,激趣促思
游戏化数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元素或方法,让孩子在游戏中不断试炼,总结规律及答案。当我们选择了“数学游戏”时,其实也是选择了重新理解数学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将游戏植入课堂教学,让课堂更具生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效能感。教师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先动手自己玩,在玩的过程中,总结规律,寻找方法。让孩子们自己去“悟”,同时也体现了游戏化教学中“不教”的理念。
例如: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创设游戏情境。课堂开始,教师以“猜硬币”游戏导入新课,引领学生认识“可能”、“一定”与“不可能”这三个可能性家族的成员。游戏二、游戏三、游戏四、游戏五,摸球、摆棋子、猜颜色、猜个数,四个游戏环环紧扣,学生们学习的兴致高涨,不仅仅积极参与,更是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观经验,以“猜想——实践——验证——反思”等一系列学生活动为主线突破“可能性有大小”这一重难点。学生通过游戏环节不单单对“可能”、“一定”与“不可能”这三个词有了深刻的认识,更知道了干任何一件事情不到最后一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思考问题需要有序思考,同时也需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明白了事情在特定条件下“不可能”有可能转化为“可能”,“可能”有可能转化为“一定”的辩证思想。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知识的自动生成,突出数学课堂的发展性。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思考“问题式教学”“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更好的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服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马丽辉. 问题驱动的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2):53.
[2] 宋明福.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探析[J]. 科学咨询, 2016(3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