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6期   作者:林庆贞
[导读] 数学学科知识实际上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所以教师想要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可以尝试将数学课堂回归生活,
        林庆贞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高级中学325800
        摘要:数学学科知识实际上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所以教师想要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可以尝试将数学课堂回归生活,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一些数学概念等理论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以此促进学生的兴趣和效率不断提升。本文主要讲述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实现教学生活化并由此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学生
        生活化的教学策略除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外,还能够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与知识间的关联性。数学学科知识的来源就是人类的日常生活,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希望学生能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并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借助生活场景导入课堂,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不可逾越,学生们很容易被教师的威严“吓到”,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不高。高中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就很枯燥,如果学生没办法进入课堂环境中主动学习知识,他们的学习效率很难提高。因此,数学教师尝试借助生活场景导入课堂,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他们课堂主动性不断提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内容时,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借助生活场景导入课堂,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一上课,数学教师便指着窗外的建筑,说道:“在我们的周边经常会见到各式各样的建筑,就像这个楼一样,这里面蕴含着哪些几何结构呢?”有的学生说道:“楼是长方体形状的!”还有学生道:“我见到过有的建筑上面还有一个球!”还有学生说:“有的楼是用圆柱形的柱子撑起来的!”教师道:“看来大家都见到过各式各样的建筑,那你们知道怎样将其中蕴含的几何体进行分类吗?”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师也由此引出棱柱、圆柱和棱锥的图片,并展开教学。在生活场景导入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们的主动性都很高,愿意主动发表个人观点,进入学习的状态也更加迅速,课堂学习效率也由此提升。
二、利用生活实例讲解知识,提升学生数学理解力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通过数学方法解答,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促使学生们在对实例的探究产生兴趣的同时将数学知识讲解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间的联系,并由此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

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后,他们能够迁移,学会应用该知识点解答同类题目。
        例如,学生在学习“柱体、椎体、台体的表面积”内容时,高中数学教师利用生活实例讲解知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课上,当教师讲解台体的表面积时,将课本中圆台状花盆刷油漆的例子引出来,并将圆台上下直径和高度等信息展示出来,促使学生们分析一下“给100个这样的花盆涂油漆需要准备多少油漆”的问题。学生对解决这一生活类型题目的兴趣很高,立即和他人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学生讨论过后,教师带领他们一起分析和解答了该例题,促使学生们能够通过例题理解圆台表面积计算公式,同时学会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化的例题讲解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迅速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也随之升高,为后面学习几何体的体积以及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打好了基础。
        三、组织生活实践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不仅能够出真知,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新课改明确指出了学生主人翁地位的重要性,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生活化实践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尝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用处,进而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后,在解答更多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时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例如,学生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内容时,高中数学教师通过组织生活化的实践探究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应用能力。课前,数学教师布置了一项任务,鼓励学生们寻找生活中的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发生的事件。在实践中,有的学生指出投掷硬币存在正面和反面向上两种情况,属于随机事件。有的学生指出了水在100摄氏度才会沸腾属于必然事件。还有人指出没有空气人类没办法生存是必然发生的实践。课上,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了总结和汇报,并逐步将随机事件的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等内容讲解出来,促使他们正确理解频率和概率的不同,并且能够因公频率和概率的知识点解决生活中问题或者解释某一生活现象。将实践与课堂结合起来后,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的效率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了生活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既能够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升他们课堂主动性,也能够培养他们数学思维,提升他们数学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真正做到“用数学知识服务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水莲.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4,000(047):63-63.
        [2]程鹏飞,蔺霄.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4,000(002):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