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济南市长清区文昌新屯小学2503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数学在学生们学习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学好这一门课,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其他学科方面的学习能力的进步,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将这门课的学习过程重视起来,在小学这一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则更是如此。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将教学与实际联系起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其次自身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进行练习实践,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在当下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作为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必修学科,其知识的基础性决定了这一门科目在小学阶段中的重要性。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除了需要将基本的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外,还应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立足于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自身数学教学经验,从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解题能力这三个方面出发,展开了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联系实际,开展生活化的教学
数学是一门在生活实际中受到广泛应用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的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与生活实际进行联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实用性的一面。要知道,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这门课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和枯燥性的,而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数学,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过程还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让教师能够将课堂教学进行地更加顺利。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认识时间》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可以找来一个钟表,让学生们认识钟表的结构,明白其中的指针和空格代表着什么,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们再根据钟表说一说现在的时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时间,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个闲置的表盘,让学生们动手拨一拨,看分针与时针之间有什么联系等。在学习完如何认识时间之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后看一看自己到家的准确时间,第二天再向教师报告等。
二、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大重任,对于数学这门相对复杂的学科来说则更是如此。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平时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来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如规范书写数学符号和公式等。此外还应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来提醒学生,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加以鼓励和表扬,从而让学生强化自身的行为,对于其他的同学来说也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去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在进行口算乘法的教学时,要提醒学生经常复习乘法口诀表,并且口算完之后要注意检查。在笔算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将笔算的竖式规范地写在黑板上,可以多写几个有代表性的式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并牢记笔算的步骤。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将知识复习一遍,让学生习惯于这样的回顾复习的过程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三、进行练习实践,锻炼学生解题能力
数学题目的解决能力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备的能力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学生的学习弱项。为了改善学生解题能力不强、抵触数学题目的运算等学习现象,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练习实践,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解题的思考方式,并让自己的解题方法得到实际的运用。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解题能力日积月累地加以锻炼,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对于教师来说,练习实践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方法,在练习结束之后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结果调整教学策略等。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开展一定的练习实践。通过学习鸡兔同笼问题,学生应学会假设的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就可以搜集一些类似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来让学生的这一解题方法得到锻炼,并且,通过思考不同情形的题目,学生的解题思路可以很好地得到拓展,从而将自己的解题能力进行巩固与提升等。
综上所述,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学好数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促进学生之后的个人发展。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应该在这一时期帮助学生将基础巩固好,让学生为之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为此,教师应该教学联系实际,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同时自身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进行练习实践,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实施这些课堂教学的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健.激发学习需要,促进主动学习——小学数学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实践探析[J].教育观察,2018,7(24):119-120.
[2]吴丽.以生为本,构建趣味课堂——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实践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7,4(10):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