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高效课堂的建构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6期   作者:陈在峰
[导读] 高效课堂指的是教学效果超过平均水平的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背景下,
        陈在峰
        阳春市第一中学 广东省阳春市 529600
        摘要:高效课堂指的是教学效果超过平均水平的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可以看做课堂教学对学生某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幅度超过了平均水平。可以看出,高效课堂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准。这实际上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注意创新开拓,本来的高效课堂也会变得不再高效。本文即以高中数学学科为切入点,从预留核心素养结合点、抓住素养培养机会点和把握问题解决关键点三个部分对核心素养下高效课堂构建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自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以后,教育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讨论。具体到数学学科上,普遍认为学生具备良好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脱离了课堂教学情境后,还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自然运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显然,在传统的以高考为唯一目标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是不会有这种表现的。相反,不少学生会尽可能不去回忆让他们感到“头疼”的数学问题。换句话说,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不成功的,高效课堂的构建自然也失败了。为此,应重新审视和梳理教学内容及方法,抓住关键环节以实现全面调整。
        一、预留核心素养结合点
        对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工作来说,一堂课上的所有活动都可以视为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但过去不少教师是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教学设计,再从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回头审视,判断哪一步教学活动对应着核心素养的哪个方面。这么做的意义不大,教学习惯几乎没有变化,核心素养只是一层薄薄的覆盖物。教师应该转变做法,在做教学设计前就首先考虑教学内容和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找到结合点,然后再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
        例如,在学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教师要提前发现这部分内容的核心素养内涵,比如直观想象等方面。随后,要思考怎样通过明显的结合点让这方面的核心素养更加凸显出来,直接将学生带入进去。比如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长方体或立方体的教具,让学生进行观察,先让学生建立起较为直观的感受;也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平面的平行”的理解,挑选手边的事物,尝试找到互相平行的平面并说明自己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然后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总结和理解。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与核心素养形成紧密的结合。
        二、抓住素养培养机会点
        有句话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完全按照教学设计一丝不苟地完成一堂课教学活动的情况其实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不可能都在教师教学设计的考虑范围内,教师又不可能对学生的反应视而不见。当超出预料的情况出现时,比如有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看似与教学内容或目标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问题,教师要冷静处理,思考这个问题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展开或延伸,抓住机会点,进一步提升培养效果。
        以“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为例。学生经过对手边事物的观察后,发现有的时候会发生形变,比如一本书在手的力量下有点弯曲,但相对的两个面距离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不是说明这两个曲面也是平行的呢?这个疑问显然不在本节课的教学范围之内,但教师可以延伸出去,告诉学生两个曲面也是可以平行的,然后让学生继续观察,寻找平行平面与平行曲面之间的异同。这对于学生加深对平行平面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对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自我发展也是一种鼓励。
        三、把握问题解决关键点
        问题解决是所有学段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基本主题,高中数学也不例外。对任何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落到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去,也只有解决了问题才能充分证明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从核心素养的视角进行审视,则是学生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才能证明其核心素养有所提升。为此,教师应该努力将教学内容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尽可能淡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到一种生活化的情境中去,在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他们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习惯。
        以“随机事件与概率”的知识为例。当代很多高中生都接触过电子游戏,在这些游戏中有很多与“随机事件”、“概率”等知识内容相关联的因素,比如游戏过程中随机获得某种道具等。教师可以先对随机事件和概率进行大致的讲解,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对这两个概念的感受,在游戏或其他场景中是怎样思考的,是否已经进行过某种程度的应用。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回答和实际经验,进行展开讲解,这就是对学生颇有吸引力的问题解决关键点,学生会有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等素养能更有效地提升。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高效数学课堂应该代表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应用,学生在面对各种现实问题时可以随时调动起能力素养去加以认识和解决。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学生应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极性,教师要加以扭转,将学生的主动精神激发出来,推动学生在数学领域进行主动思考探究。
        参考文献:
        [1]陈益龙.高中数学:知识与素养的关系再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J].数学教学通讯,2018(36):39-40.
        [2]陈章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