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6期   作者:仇军平
[导读] 高中物理是高中教育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
        仇军平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413500
        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教育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还能够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便生活和学习。因此为了让学生高效学习物理,发展学生的物理能力,教师就需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落实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努力构建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理论文化成绩的重视程度大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大多是大包大揽型,即教师会将所有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细致讲解透彻。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究能力却得不到发展。当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习惯了索取后,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不会想着要深入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而是会依赖教师,等待教师讲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会逐渐降低,思维也会被固化。因此教师就要改变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一、树立物理观念,了解物理实用价值
        所谓物理观念就是指学生要对物理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学生要知道物质不会凭空消失,只会进行转化;又比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待问题,让学生了解物理的实用价值,学会从现象去分析事物的本质。
比如学生会经常看到水平抛出一个东西,但是抛出的东西却不会一直沿着水平方向前进,而是会不断下坠,直到落到地面上。又比如学生在乘坐小汽车时,会发现汽车转弯时身体都会不由自主地往外甩。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原理都可以在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中找到答案。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物理知识,不知道如何分解力,合成力,不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那么学生就无法了解生活现象的本质。
        二、重视科学思维的培养
        不少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讲解非常细致,学生也能够听懂,但是在实际做题时却不会应用。这种“一听就会,一做就废”的现象并不少见。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只是机械的记住了教师讲述的知识点,但是却不具备科学思维,没有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点。所以在应用时无法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因此教师就要重视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思维。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曲线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两小节的内容为例,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曲线运动的特点,就要学会分解力。

因此教师就可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粉笔头作为实践对象,让学生控制发力方向和速度,将粉笔头平抛出去,然后记录粉笔头的运动轨迹,随后再利用多媒体来建模,进行平抛运动演示,并记录具体的各项数据,如平抛的力度,粉笔头的初速度以及在不同时刻中,粉笔头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等。将实际现象与理想化的运动过程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会深入了解对应知识点,就能逐渐具备科学思维。
        三、展开实验探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探究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要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真知,让学生在实践内提升自我综合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述人教版高一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在讲述了机械能的定义和分类之后,让学生知道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等,就可以通过开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活动来证明机械能守恒,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能量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互相转化的。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四、进行有效评价
        高中物理教师要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就需要重视课后评价与课后总结。如教师在讲述了许多物理知识点后,可以将课堂最后几分钟利用起来,引导学生一起回忆复习所学的内容,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记忆。还可以对学生在这一堂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些优点可以继续发扬,哪些缺点还需要改进提升。
        五、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学科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小到人们的生活,大到国家发展都离不开物理。比如吹风和洗衣机脱水的原理就利用了物理向心力和离心运动的知识,又比如航天器材的建造,卫生的发射等也都离不开物理。所以教师在讲述物理知识时,可以将物理教学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利用生活故事来警醒学生,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观与责任感。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在新时代下,就要改革创新物理教学,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要重视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还要大力开展实践探究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责任。最后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内容要具体,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只有这样,学生的各项物理能力才能得到锻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才会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滕绍波.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4):40-41.
[2]李炜.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与评价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4):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