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的新探索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6期   作者:孙丽娟
[导读] 本文总结了《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有效开展美术活动的策略:一是遵循幼儿年龄段特点
        孙丽娟
        江苏省张家港市景巷幼儿园215600
        摘要:本文总结了《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有效开展美术活动的策略:一是遵循幼儿年龄段特点,认真制定绘画主题;二是培养多元绘画能力,坚持“幼儿本位”;三是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合作。
        关键词:《指南》;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策略
        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我们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所提出的教育理念,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儿有没有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孩子们是否使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欣赏、表现与创造。在《指南》背景下,我们重新审视大班美术教学,发现了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对大班美术活动进行了创新与改革,站在儿童的视角,为了儿童的发展,不断改革“习以为常”的做法,有效提高了大班美术活动的质量,真正促进了幼儿和谐、全面发展。
        一、遵循幼儿年龄段特点,认真制定绘画主题
        大班孩子的绘画内容大都会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而且总会围绕某个主题来展开,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所以,以《指南》为指引开展美术活动,就要从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出发,制定具有适宜性的绘画主题,既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求,又给孩子们发挥想象的空间。如孩子们对一年四季的轮回比较感兴趣,我们就可以围绕季节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美丽的春天”“春天的公园”“我们去郊游”“夏天来了”“踩水”“漂亮的花雨伞”“秋风起”“飘香的果园”“叶儿飘飘”“下雪了”“溜冰去”“晨练”等。到了大班,随着孩子们经验的丰富,绘画技能的提高,他们已经开始喜欢画具有“动态性”特点的事物,因此在绘画时我们可以提出要求,让他们表现出人物或动物的不同动作,如“小狗跑了”“爬行的乌龟”“姐姐在跳绳”等。在制定绘画主题时,一定要围绕幼儿熟悉的生活,将那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及熟悉的事物作为命题的对象,像“我家的花瓶”“幼儿园门前的街道”等,由于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有利于调动他们的思维,促使创新主动发挥想象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事物。


        二、培养多元绘画能力,坚持“幼儿本位”
        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我们会逐步教授基本的绘画技能,培养幼儿多元的绘画能力,而非单纯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在培养幼儿多元绘画能力时,我们要坚持幼儿本位,即采用符合幼儿美术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使美术活动更具有适宜性,以满足《指南》体现幼儿主体地位的要求。如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时候,我们要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寻找观察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雨后的彩虹比较感兴趣,对小草有没有钻出地面、下雨时路上那一顶顶小伞等都非常感兴趣,那么我们就可以从生活中搜寻相关素材,引导幼儿主动观察,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通过认真而主动地观察,孩子们在在头脑中很快就对事物结构、比例、色彩等产生了初步的印象。在美术活动中自然就会将这些物象呈现于纸上,同时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还能加上自己的联想与想象,从而使画面更加富有情趣。又如培养构思的能力时,我们可以从孩子们身边最近发生的事情或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引导他们构思。夏天来临,电视上会报道很多水灾新闻,如果把主人公换成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如小鸡、小鸭等,让他们想一想,发生水灾时,这些小动物都会怎么做,通过引导使孩子们构思一幅完整的画面,以表达孩子们的想法。
        三、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合作
        为深入贯彻《指南》,落实《指南》精神,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在大班美术活动中,我们要多和孩子们进行互动沟通,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如以装饰画教学为例,对于是先涂花纹还是先打底色,我们不要提前做硬性的规定,而是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在对比中体会,进而发现哪个方法好,这样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孩子产生“安全感”,有利于培养他们大胆表达的品质。也就是说,在大班美术绘画活动中,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只要有理有据,那些标新立异的创新就要多加鼓励并给予引导,满足他们个性发展的要求。在美术活动中,孩子间总会自然而然有各种各样的互动,我们要给予支持与引导,或者主动创造一些合作绘画的机会,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如在画画时,有的孩子很可能会调多了颜料,用不了怎么办?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分享给小伙伴,这样当他的绘画材料不够时,别人也会主动来分享给他,从而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的意识,体会合作的乐趣。
        幼儿时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会借助色彩与形状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反映自己头脑中的世界,表达内心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绪情感,所以我们特别重视美术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不断成长。但是,在用《指南》来审视多年来组织与实施的美术活动后,我们发现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美术活动的开展不具有适宜性。本文结合近年来美术活动改革与创新的情况,总结了《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有效开展美术活动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翟锦玉.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7(4):60-60.
        [2]章蕾.多元体验下的幼儿美术活动新模式探究——以大班美术活动“寻秘风之谷”为例.早期教育:美术版,2017(5):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