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惠敏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学校 江苏省 徐州市 2216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运用灵活教学模式,培养思维敏锐”“语文教学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课后进行积极反思,师生双方评价”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之中融入创新思维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师生评价
前言: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情怀的学科,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学乐趣,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因文学基础较差,并不了解语文学习的深意,这就需要教师以课堂为起点进行详细分析。因此,如何整合语文教学资源,促进小学生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有机融合是任课教师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这需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掌握适宜的教学尺度,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双方评价观念的引入也是十分重要,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此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运用灵活教学模式,培养思维敏锐
语文课堂之中处处充满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单纯的讲授法会让学生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如何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敏锐是任课教师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以《将相和》一课为例,以往教育教学之中,教师多侧重对于课本内容的解析,学生体会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将相和》作为具有浓厚历史背景的一篇文章,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熟悉其中的背景知识,结合当时的历史发展,学生则会对于主人公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课文学习之后,教师还以引入适当的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说一说关于文章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有学生说道:“我们要向蔺相如学习,做一个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勇敢,多谋善辩,胆略过人的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人和,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是当世楷模。”还有学生说:“廉颇虽然有错,但是勇于改过自新,积极承担错误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视频与小组合作的共同引入,将课堂基础知识、文章内涵等都进行了合理规划,在这样教学引导是完全契合创新思维理念的指引,学生也能在思维的转换中,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学习,这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语文教学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创新教学思维,不仅仅是要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是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以往教师多处在学生的对立面,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引导只知刻板执行,并不理解其中深意,这也就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隔阂,无法达到语文课堂知识的高效讲解,因此教师要善教善放,教学中做到张弛有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猎人海力布》一文教学为例,文章讲述了一个善良的猎人,为了救助村里人成为一块石头的故事。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思考,通过自身引导让学生养成像海力布一样乐于助人,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特征。此外,教师要善于预留问题,能够给学生独立成长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其余的神话小故事,有学生课后通过查询网络寻找到诸多优良的神话故事;有些学生通过阅读书籍,也提升了自身的知识见解;还有部分学生通过长辈的口口相传,丰富了自己的认知。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不仅促进了学生课堂掌握度,还为学生留下了自由成长的空间,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形成勇于创新,积极自学的态度。
三、课后进行积极反思,师生双方评价
教学无止境,有效的教学反思能够促使任课教师对于课堂深度分析,寻找教学之中的不足加以改正提升。以《落花生》一文教学为例,文章讲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在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热情度并不高,教师进行课堂反思,是够可以通过划分教学思路加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文通过一枚花生为教学线索,为学生划分学习思路,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其中,从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整个过程出发,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递进,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在这种情感的指引下学生能够与文章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投入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生生评价,学生通过彼此相互评价,指出对方在课堂表现中的不足,分享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在创新评价的引导下,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为营造积极向上、崇尚学习的良好班级氛围奠定了重要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引入最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使得课堂以更加丰富多彩的状态呈现。笔者将立足班级教学的实际情况,寻找语文高效教学与创新思维有机融合的方式方法,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这一重要课题,以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艳琴.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模式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8,000(003):178.
[2].桑盛琪.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00(00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