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教育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6期   作者:香凤
[导读] 在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三年级语文作为其中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
        香凤
        广西浦北县张黄镇中心小学       535319

        摘要:在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三年级语文作为其中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教师的教学讲解过程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因此,教师应重视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任务,合理把握教学的进度与节奏,在确保学生学习好基本的语文知识之外,提升学生其他方面的语文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做到,结合教学现状,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同时立足教学需求,重视学生字词基础,还应拓展阅读情境,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最后进行随笔练习,锻炼学生作文能力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年级;教育教学
        步入三年级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逐渐变多,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需要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提升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与作文写作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这一阶段提升语文学习水平,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为此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等。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堂教学,本文立足于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经验,从丰富教育教学手段、重视学生字词基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锻炼学生作文能力这四个方面出发,展开了关于小学语文三年级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结合教学现状,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当下的教学现状中,教师教学的重心与方式都逐渐发生着变化。在教学重点方面,从传统的应试教学转变为素质教育;在教学的方式方面,新兴的多媒体教学代替了之前的板书教学。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在开展三年级语文的教育教学时,应该将这些教学现状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和学习兴趣的提升。为此,教师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认识到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课堂主导地位,并通过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做学习真正的主人,并提升学习语文的意愿。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就应该通过多媒体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并帮助学生学习景物的描写手法,提高文学素养。首先,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同学们认为秋天的雨是怎样的?”等,作为课程的导入,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将课文朗读一遍,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内容。之后教师再利用幻灯片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着与秋雨有关的图片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描述的场景。通过教学教师应让学生知道秋天的雨为什么是五彩缤纷的,并让学生掌握这种通过颜色描述景色的方法等。
二、立足教学需求,重视学生字词基础
        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的学习内容,对于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学习来说,这一部分内容则是课本上出现的生字生词。同时,字词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语文项目,如文章的阅读与写作等的依据,因此教师要想进行好语文科目的教学、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应该重视对学生字词的巩固。除了教会学生认识字词、会读会写之外,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拓展这些字词的意思,相似意思的字与词应该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以及有类似的结构的字要教会学生辨认等。通过自身对字词基础的重视,引导学生认真对待语文字词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字词水平。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通过浏览课文内容可以发现,这一篇文章中涉及到的生字较多,因此教师在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应对字词进行详细的讲解。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读课文,将其中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明白它们的读音和意思。之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这些生字的具体意思,并为学生多举一些例子,让学生明白这些字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等。在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进行字词的听写,帮助学生将这节课学习的生字进一步掌握。通过这样的教学,将学生的字词基础进行巩固。
三、拓展阅读情境,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板块之一,通过文章的阅读,学生应该积累一定的阅读经验,并掌握文章的阅读方法,提升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这一学习目标,教师应该让学生培养起来一定的阅读习惯,在日积月累的文章阅读中提升阅读能力。为此教师可以拓展学生阅读的情境,并为学生搜集感兴趣的阅读素材,从一点一滴做起,积累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之后,教师应将学生阅读的面拓宽,使学生在阅读多种文体的文章的过程中,形成宽阔的视野,并对语文学习有更好的认识等。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就应该以这一篇文章为依据,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的情境。首先,教师先让学生们将课文阅读几遍,然后用自己的话讲给身边的同学听,说一说这篇课文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这样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喜欢上为别人讲故事的活动。之后教师为学生搜集一些类似的文章,让学生阅读然后与同学互相叙述故事内容,以这样开展故事会的方式来丰富学生阅读的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在日积月累的文章阅读和故事分享之中,逐渐培养起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四、进行随笔练习,锻炼学生作文能力
        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逐渐培养起作文写作的能力,将学到的语言文字进行综合运用。然而,对于大部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作文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学习作文没有兴趣、不知如何动笔写作的情况大有发生。作文的写作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应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作文、降低写作的难度,改善作文是学生学习弱项的这一语文教学现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随笔的写作练习,先以句子和段落的形式记录下平时发生的事,然后再逐渐演变到长篇的作文写作。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这部分作文内容的讲解时,相比于让学生们直接进行长篇的作文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随笔的方式记录关于“植物朋友”的相关事情。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学习任务,每个人准备一个笔记本,然后选一个自己熟悉的植物,记录自己与植物相处的情景,描述一下自己和“植物朋友”在一起时的心情等。通过进行随笔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动笔去写,并且逐渐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在这样的练习中,锻炼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开展教学,并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为此,教师首先需要结合教学现状,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其次立足教学需求,重视学生字词基础,此外拓展阅读情境,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还应进行随笔练习,锻炼学生作文能力。通过采取这些教育教学策略,让三年级语文教学进行地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赵晶晶,邹霞.浅谈基于信息技术的情境创设——以小学语文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34):127-128.
[2]李德维.小学三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8(01):55.
[3]徐琳玲.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6(09):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