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湘伟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枫二小学
摘要:语文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并不陌生,语文口语交际锻炼的是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临场反应力,“说话”是一门艺术,但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练好这门“说话”艺术,是教师的语文教学难点。本文便从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趣味;创新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学习热情;拓展课后练习,锻炼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几个方面,讨论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水准。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
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既是最简单的又是最难的,说话谁都会说,关键是怎样说才能达到开口的最佳效果。在语文的口语交际知识教学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倾听”、“总结”、“表达”、“交际应对”,通过对这几方面的教导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小学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知识教学,激发学生的更丰富、新奇的思维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活跃度,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发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趣味
在很多教龄丰富的教师教学生涯中,对语文口语交际的人之不太清晰,容易混淆语文口语交际和语文作文,但其实这两者并不一样,对学生的影响和历练能力也各不相同;语文的口语交际学习的教学机会并不如其他语文内容,在应试考试中占的比重也不明显,久而久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便轻视了对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的相关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单方面的知识教学形式,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带去了死板、单调的教学氛围,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善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关于《听故事讲故事》的口语交际知识点讲习中,教师放弃以往的单方面讲解和口头论述,先筛选一些好的故事,让学生也自行准备一些有趣的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等,在课上先由一个人分享他的原有故事,不限讲述形式、可以加上生动有趣的表演,之后学生自行选择他人讲述的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讲述,也可以学生合作共同讲解故事,让大家都参与到语文口语交际学习中,利用多次多人讲述、探讨和表演故事情节提升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趣味性。
二、创新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动,喜爱新奇有趣的东西,“一板一眼”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形式极易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凝聚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本就是实用性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在教学时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师主导教学形式,可以发散思维、创新口语交际教学方案,创建以学生为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生活常识和性格特征等组织随机应变型情景演绎,在过程中随机为表演学生出题,锻炼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调动学生对语文口语交际学习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热情。
例如,在关于《我说你做》的口语交际知识点讲习中,教师让学生主导课堂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进度,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管理能力;让学生自行组织互动游戏,根据随机出题让学生临时做出反应,失败的人接受一定的惩罚和才艺表演,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语文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根据学生的生活和性格选择情景再现,拉近学生和语文口语交际学习的距离感,丰富学生的口语交际生活常识;开展小型辩论赛让学生自行选择辩点进行竞赛,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运用中调动学生对语文口语交际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三、拓展课后练习,锻炼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学习平台仅限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学生便渐渐忘了所学知识,也很少有教师向学生布置口语交际课后作业。其实在学习过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一定的相关语文口语交际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语文的口语奇偶及学习平台非常广泛,生活中处处能找到让学生展示自身口语表达的时机和地点。为此教师在教导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知识后,可以为其预留一些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锻炼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关于《注意说话的语气》的口语交际知识点讲习中,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观察身边人说话的不同语气,留意自己在说话时的语气变化,给出“难过”、“惊讶”、“欢喜”等主题的语文口语表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记录下自己在这些情景下说话的语气是什么样的;最后根据学生的语文口语课后练习完成度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建议,让学生总结出自己所知道的人在不同环境、状态下的说话语气,锻炼学生在不同时候组织语言、表述语言的能力。
根据上文对教学内容的探讨、交流可以得知,教师在教导小学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时,为了培养、锻炼学生今后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深刻的学习和探究语文知识,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从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趣味;创新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学习热情;拓展课后练习,锻炼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这几个方面入手。重视对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加强对今后的文化知识学习和步入社会后的人情往来。
参考文献:
[1]徐艳红.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06):7-9.
[2]张华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8(2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