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6期   作者:彭长身
[导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践行教育使命
        彭长身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中心小学  江西省吉安市 343016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践行教育使命,帮助学生适应中国语言环境,传承语言文化,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方法进行分析,围绕小学生的认知做了积极地探索,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吸引力,更具深刻发展潜力,受到众多小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如今教育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也引起更多的重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能力强,才能在多读书中受到更多的启迪,为学生的成长指引方向。教育工作者理应不断探索阅读能力培养深化发展的有效策略,让小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在阅读中有所成长和发展。
        一、趣味话题导入,培养阅读积极性
        阅读是要讲究趣味性的。很多同学本身对阅读感兴趣,就会非常主动的安排时间阅读课外资料,阅读课本教材。而如果没有阅读兴趣的话,即便给他买再多的书,创造再好的学习环境,也往往不能如愿。开展趣味话题导读,就是要让同学们以阅读为乐,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从而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比如在阅读课外读物《昆虫记》的时候,这是一本具有科普性质的生动有趣的儿童读物,其中对昆虫生活习性等的描写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也有的同学看到书籍中密密麻麻的文字就觉得无趣,读不进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提取一个有趣的话题,叫做:蜂窝是怎么形成的?老师先问大家,知道蜂窝什么样么?然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下蜂窝的网格结构,给同学们作为演示。进而我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蜜蜂,你准备怎样完成这样精细的建筑呢?事实上,蜜蜂会采取怎样的方式来构筑蜂窝呢?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让同学们对课外读物的内容产生了好奇心,禁不住想要去阅读,并且在阅读中找到答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老师适当的选择趣味话题,就让同学们从没有动力变成了有动力,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帮助的。
        二、明确线索指引,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篇课文,一首诗歌或者一部小说,同学们的阅读认知肯定是不同的。有的同学能看到书籍中的诗情画意,有的同学能看到人物个性中悲伤、阴暗的一面,有的同学能看到小说中对宇宙的畅想,对未来的设想,还有的同学能在阅读古代文言文、骈体文、诗词歌赋的时候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乐趣,对背诵诗词歌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认为,教师在指导同学们针对某篇文章、某部作品去做阅读的时候,可以尝试对学生的视角思路进行引导,让大家尝试从某个方面获得启迪,收获学习体会。
        例如阅读诗歌,无论是《宿新市徐公店》,还是《田园杂兴》,都带有一定的诗词意境和乡村生活情趣。在对此类诗歌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将诗情画意的情景感知作为教学的重点,给同学们提出阅读思路:诗词是怎样做到,用简单的几个字就构建一种乡村生活意境的?这就是一种诗词鉴赏教学的手段,它让同学们着眼于诗词的创作技巧去阅读,是提高同学们的诗词鉴赏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的有效途径。再比如我们阅读小说,《三国演义》或者《西游记》,我会让同学们围绕:你如何看待孙悟空这个角色?或者你认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等问题去做引导。

在语文教学中,同学们针对一部作品或者一篇文章,可以获得的体会是多方面的。我会根据实际情况为同学们指定一条具体的思路,从而让阅读有针对性,有启发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有限。所以,我并不建议让学生完全自由的去阅读,这种阅读漫无目的,很难保证学生能够有良好的收获体会。
        三、开展群文阅读,总结阅读好经验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发现,每个同学看待事物的思路视角是不同的。有的同学特别善于阅读和思考,但也有的同学阅读非常被动,对诗歌或者小说怎么都读不进去。有的同学阅读效率高,读得快还能掌握很多重要信息,有的同学读得很慢还经常丢三落四。所以,我想,适当的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分享好的阅读方法,这也很重要。群文阅读教学就是目前在教育领域中深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将多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让同学们进行对比阅读,而表示单独围绕某篇文章来阅读。相比传统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属于量变引发质变的类型,它让同学们在量的增长中获得新的体会,对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有积极地作用。
        比如在革命战争题材群文阅读活动中,老师给大家提供了《金色的鱼钩》、《驿路梨花》、《狼牙山五壮士》等多篇文字进行组合阅读。这几篇文章的组合,故事情节或者内容各不相同,人物形象和角色也不相同,但都是围绕革命战争这个主题,从战争的惨烈,群众的拥护等不同角度展现了革命战争时代的社会情景,时代现象。我们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中,就可以启迪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文字,感受革命战争时代的社会环境到底有怎样的特征。老师还可以鼓励同学们围绕阅读体会进行活动,形成小组合作阅读的良好氛围。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启迪、相互借鉴,对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经验、阅读能力是有帮助的。
        四、融入情景的鉴赏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力
        语言文字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构建情景,可以让人们从语言文字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但作为小学生,他们缺乏丰富的人生经验阅历,在阅读中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可能不够准确,对文字中的情感表达缺乏共鸣。故此,我们可以从情景着手,帮助学生构建情景,感受情景,在情景中提高阅读能力。比如课文《景阳冈》,对于这个小说片段,我们就可以从电视剧中节选武松打虎的片段给同学们看。通过观看视频,与课文中文字的表达相对照。这样同学们就可以一边看课文一边看视频,从而把握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方面的神奇效果。在这样融入情景的阅读中,同学们更能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对小说的鉴赏审美水平也将有所提高。在散文、诗歌等各种文体中,我们都可以利用视频图文资料来构建情景,利用音乐来营造气氛。这样的阅读教学或许能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学生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学科兴趣、学科素养等的发展。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教育工作者还是要从趣味性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产生阅读的动力。随着阅读活动的持续开展,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持续进步,一定能给语文课堂带来精彩的改变。
        参考文献:
        [1]班杰.点亮阅读之灯、开启智慧之门——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20(16):162.
        [2]肖玉琴.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91.
        [3]白云迪.用阅读点亮儿童精彩人生——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19):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