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峥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竹埠学校 411101
摘要:数学新课改要求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展开“两型”应用与实践探索。本文从深入挖掘教材、拓展视野范围、探索室外空间、聚焦时事新闻这四个方面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两型”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实施策略教学效率
“两型实践”衍生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它是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指导下,构建“低耗高质”和“和谐共长”型课堂,我校把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校、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两型四步”综合实践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深入挖掘教材,开发“两型”资源
“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将来我国环境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只有从小对他们进行有关“两型”的教育,使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能有效改善我们的环境,实现“两型”建设的目标。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两型”知识与道理,针对小学生数学教学目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将教材作为基础,深入挖掘教材,开发活动资源,从活动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探索与总结归纳,学习到科学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除了需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相关方法,还需要挖掘教材中课后习题、课外拓展相关内容,选定科学的活动主题,以“两型”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实践活动。比如,在教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百分数时,我们利用教材中的折扣和成数知识,计算出2个不同的商场促销活动,哪个商场折扣更多、更划算。又比如,在学习税率和利率时,利用教材上本金乘以利率乘以存期等于利息这个公式,设计“存款与利息”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准确的知道去银行存钱会使自己所得利息更多。让学生学以致用,快乐地探究。
二、设计活动主题,拓展“两型”视野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实现对学生的“两型”素质教育目标,我们鼓励引领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我们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的重大活动、中心工作、生活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设计活动主题、整合学校资源、深入应用知识,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范围,例如:基于提升学生“两型”实践能力教学目标,在四年级学习“统计”相关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将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如“统计家庭一周开支”,学生自主设计统计图表,记录下特定的某天某项开支的项目与金额,并作出每天小计、每周总计。通过统计得出的相关数据,绘制出开支折线图,并分析一周时间范围内家庭开支变化规律,并估算一月开支的大致数目,结合相关数据,向爸爸妈妈提出节省开支的相关建议。还可以展开“本周温度变化预报”调查与设计活动,绘制折线图,模拟“小小天气播报员”,展开“两型”主题活动实践分析。又如对于环保问题,展开“垃圾分类”为主题的“两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设计方案、展开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总结、得出结论等一系列过程,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分析问题,提出对不同的垃圾怎样解决对策。
三、探索室外空间,拓宽“两型”区域
课堂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场所,但是除了课题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学习与娱乐的地方。在小学数学“两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探索室外空间,拓宽活动区域,有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娱乐中学习知识,收获感悟。如,为提高学生的“两型”综合实践能力,我们开展“我为两型做贡献”的“环保之行”写数学日记比赛。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提倡绿色出行:外出距离较远时可以乘坐公交车、地铁;外出距离较近时,可以步行、骑自行车,这样既节能环保减少污染又锻炼身体。
比如:用电动跑步机锻炼45分钟能产生900克二氧化碳。为了低碳生活,李老师每天减少30分钟用电动跑步机锻炼的时间,求每天可以减少多少克二氧化碳的排放?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适时地渗透环保的知识,如地球上水的总量,淡水的总量,可用淡水的总量,我国人均可用淡水的总量,水体污染的状况,家乡水资源情况和受污染的程度等等,一串串的数字,活生生的例子,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对环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想法。
四、聚焦时事新闻,引导“两型”实践
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与生活、生产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将数学知识与时事新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进行“两型”应用实践,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积极态度,提升了学生“两型”应用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新闻,收集、查阅与分析时事新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分小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我们引导学生:结合水库干涸相关问题,设计工程问题“如何开挖水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结合天气中的温度元素,设计最高温、最低温的“平均数计算”问题;结合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相关问题。
又如,对于地震、海啸等灾害。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情景对比,激趣导入,先播放小村庄变化前后的课件(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观后的心情及想法,结尾进行习题拓展延伸,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如设计影响面积计算、影响范围分析等相关数学问题;结合奥运会、世界杯等设计很多不同的“两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分析、猜想、探究、总结与归纳。
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从学生心灵深处唤醒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我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两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案,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定科学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方案设计、过程策划、实践分析、交流合作、归纳总结,在活动完成的一系列过程中,实现对知识收集、问题分析、应用实践提升数学能力,更好的促进“两型”教育。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两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室外,拓展了学生空间视野和活动区域,真正实现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问题、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学习。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中期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两型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编号(XJK17C075))
【参考文献】
[1]韩秀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及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69-70.
[2]顾明珠.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