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6期   作者:胡凯松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教学的发展思想已逐渐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胡凯松
        云南省盐津县普洱镇冷水小学  657508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教学的发展思想已逐渐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不仅给教师的教学手法和组织引导带来创新,还使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数学是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逻辑分析、实践探索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手法和培养策略,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难以提升。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改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发展中,学生普遍存在“被动学习”“兴趣不高”“掌握不牢”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组织手段和引导方法存在问题而导致的。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生活情境、游戏活动、问题环节三个方面出发,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探究。
        一、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贴近实际生活的基础学科,将生活中的数学场景和数学现象导入到课堂活动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探究兴趣,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紧密联系,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情发展,引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探析,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保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这对课堂整体水平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在“大数的认识”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一些大数案例导入其中,如各省的人口数量、足球场所能容纳的人数、工厂的经济效益、产量等案例,以贴近生活实际为角度,引发学生对现实中大数的运用与思考,这对下一步数量关系的推导起到铺垫效果。学生通过直观画面的观看和数字对比,纷纷对各位数进行识读,有助于掌握其中的单位关系。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还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锻炼。
        二、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学生课堂体验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一项活动,将游戏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课堂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变化和教情发展,灵活开展游戏活动,把握学生的游戏体验性和参与积极性,并将课堂知识渗透其中,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从而实现其寓教于乐的课堂目的。
        例如: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以初步掌握口算除法的运算法则,为了加强学生对口算除法的运算能力,打破传统的测验模式,我组织学生以“快乐追追追”为主题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结合游戏题目,正确且迅速的说出正确答案,并向前移动一步,每完成一道问题将会向前行走一步,谁先抵达终点就是胜利者。学生听到游戏规则后,都纷纷举手参与,迫不及待地想要施展一下自己的数学能力。同时,在游戏过程中,针对部分学生存在概念理解不充分等问题,着重进行讲解和指导,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通过游戏活动的组织,不仅能保持学生积极的参与效果,还使学生的课堂趣味性得到增强。
        三、设置问题环节,打牢学生运算基础
        问题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通过问题环节的设计与实施,还能帮助学生打牢自身的运算基础,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此外,教师结合学生对问题的作答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主体状态和学情变化,并对下一步的教学实施进行细节调整,保证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设置问题,把握问题的内容性和质量性,避免无效设问的现象发生。
        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得到初步了解,为了检验学生对其法则的掌握程度,我结合学生的学情基础设置以下问题:①填空:75的28倍是(),196与72相乘,积是()。②火车每小时行108千米,12小时行多少千米?③李大叔去卖月饼,6盒月饼卖了150元,30盒月饼能卖多少钱?④带你影院共有812个座位,每张电影票的价格是15元,请问一场电影的收入是多少?通过对问题内容的灵活设计,既能加强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生活情境的引入、游戏活动的开展、问题环节的设置,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作用得到有效提升,还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能力得到加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运算基础。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贴近生活、组织游戏,既能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又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效果,从而实现其主体发展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发展中,希望广大教师立足学生本质,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优化课堂环境,提升学生的主体效果,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金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缺失及对策.中华少年.科学家,2017(1):69-69.
        [2]刘玉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1):266-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