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娟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金渡初级中学 246728
摘要:在现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群众的学习及生活中都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在教育行业中受到诸多教师的青睐。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现代信息化技术是教育行业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时代发展的基础需求。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有效丰满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有效性。本文针对初中阶段物理学科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方式方法及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初中物理;直观氛围;物理实验;物理史事;创新思维
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以直观、具体的方式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升学生物理学科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能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将相对复杂的教学内容以简便、生动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氛围,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贴合教学改革政策。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直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便是通过讲解实验及知识点的方式完成知识的讲授,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只能通过被动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因相对枯燥,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知识的学习,这也是教学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便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通过对教材中知识及实验的重点展示能够帮助学生清晰明了地理解重点难点,并根据相对开放的教学过程完成自身想法的表达和验证。
例如在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便可通过具体的声波为学生进行直观清晰的展示,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察能够简便、准确地了解其传播原理,加上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能够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状态下完成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效率进行针对性的视频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介质不同产生效果亦是不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传统教学中相对概念且肉眼不可观测的声波进行充分的展示,还能够精确展示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及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及产生过程完成学生学习兴趣提升。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物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部分教师及校方对实验教学相对重视不足,教学目的始终在于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学方向自然也偏向于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还有部分校方受教学条件限制难以完成物理实验,无法帮助学生对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验证,在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环节也是名存实亡。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充分运用能够有效改善此类问题,在面对因综合因素难以完成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能够以更加细致的角度完成实验过程的观察和总结。
例如在《融化和凝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便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完成其融化和凝固的过程,摆脱传统教学方式中板书等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以直观具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热量的变化并适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对内容进行有效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实验细节观测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于题材的选择,保证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能够对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验证,并针对学生给出的假定猜想予以充分的肯定并加以验证,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物理思维的同时完成知识的吸收和学习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物理史事,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初中阶段物理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生活化案例,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够根据自身观察发现种种物理现象。因此初中阶段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通过结合生活中真实示例的方式为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并针对其本质抽丝剥茧逐步完成物理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并在教师的讲解中帮助学生在物理史事中完成知识的理解并拓展学生知识面。
例如在对《重力》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便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为学生讲解重力在生活中的影响和重力改变的变化,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重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重力的重要性。随后通过为学生展示太空站中无重力情况下的作息情况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对无重力情况下生活的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观察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有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难以体现自身学习的主体性,难以完成知识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思维模式也相对较为固化难以自主完成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完成自身观点及想法的表达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完成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对《液体的压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便可通过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多媒体展示的视频中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并通过小组谈论的方式完成知识的总结进行发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有效完成多人思想的碰撞提升自身物理思维的同时针对其他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完善自身学习方式。此外教师在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应着重于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通过为学生进行相应职责分配如记录员、发表员等,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井然有序地完成知识的探究和总结完成学习有效性提升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中教师应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相对枯燥乏味的概念性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完成展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吸收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课堂参与度的提升并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及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叶力汉,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 2005(11):87.
[2]黄明华.如何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05):43.
[3]程建荣.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视角研究[J].考试周刊. 201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