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关键能力培养“三法”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3期   作者:朱瑜冬
[导读] 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关键能力的培养中
        朱瑜冬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    314050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关键能力的培养中,教师注重从培养学生的意境赏析能力、情感品味能力、思维的思辨性的角度着力,并融入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真正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看法的舞台,让学生运用多个角度、多种知识,开展相应语文学习活动,真正促进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提升,获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最终促进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关键能力;培养方法
        
        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高中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信息时代有了新的变化。高中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还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上,以及具体的做题运用上,并不注重让学生独自品味文本的独有之美,培养文章中的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观念之美,从而导致原本具有趣味性和育人性的语文课堂黯然失色,而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便成为空谈了。针对这种状况,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将生本理念,运用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真正打造属于学生的课堂,让他们在语文活动的过程中,思考、体会、感悟,并进行针对性地展示。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真正促进学生文本解读等关键能力的提升,获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培养学生意境赏析力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表达个人观点的过程中,往往喜欢通过描写相关的美景的方式,侧面衬托个人的情感,从而在此过程中,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作者的这种写法无疑会提升学生的古文赏析坡度。针对这种状况,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授课,注重营造文本中的意境,并展示作者当时的处境,从而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加深对意境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增强,获得良好的多媒体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赤壁赋》这篇文章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文章中营造的意境,让学生真正从诗人的角度,对相应的意境进行赏析,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增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运用多媒体,简要介绍文章。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此文章的创设背景,作者的人生际遇,真正增强文章阅读的代入感,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你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学生的思维坡度,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此段话营造的意境,让学生赏析此意境,并诠释此意境中蕴含的情感。第三点,展示成果。教师在此,对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简要展示。陈晓说:“‘桂树木兰’用以衬托美好事物;‘击空明’以及‘渺渺兮予怀’是以景的空明衬托人的胸怀宽广;‘美人’是指君主。此时作者被贬,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最终个人的才华没有得到有效的施展。”通过运用多媒体授课,教师让学生更为全面地感受文章营造的意境,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联想当时诗人的处境,从而构建意境与作者情感的连接,促进学生意境赏析能力的提升。


         二、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培养文本情感解读力
        众所周知,任何人的思维在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同时,往往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人的这种思维特点,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授课,为学生搭建自主交流的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探讨,展示个人的想法,并在此过程中,集合各个学生的观点,从而获得相对完整的答案,促进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注重从提升学生情感解读能力入手,开展高中语文合作教学。
        例如,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文章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品味本首古文,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综合各个组员的看法,进行相应内容的拼凑,从而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增强,提升他们的品味字里行间情感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遵循以下的教学步骤:步骤一,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注重遵循科学性分组的原则,即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进行针对性地分组,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步骤二,提出疑问。教师对学生说:“请尝试从全文的角度,赏析文本蕴含的情感,注重赏析角度的全面性!”步骤三,巡场观察。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的卡壳问题,维护正常的合作教学秩序,教师走入学生中,并结合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真正让学生,立足文章,思考问题。步骤四,介绍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分享思考成果。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法,教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析,并分析文本中各个片断之间的连接点,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文本情感赏析能力的增强,提升高中语文合作教学质量。
         三、使用自主探究法,增强学生思维的思辨性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书中,有些观点在文中创设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一旦突破相应的条件,文中内容又彰显出具有局限性的一面。为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真正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真正让学生思考相应观点成立的条件,并突破这些条件,真正发现相应观点的漏洞,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增强学生思维的思辨性,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教师注重从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例如,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时,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并站在更为广远的角度,思考文章中的主人公,真正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发散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整体感知文章。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文章内容,教师和与学生一块阅读文章,并在此过程中,勾画描写主人公的句子,并进行研读,真正让学生的文本解读更具有着力点。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出设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阅读本文,你们如何评价主人公,请说明。与此同时,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尝试从个人与时代的角度,进行解析。”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成果。通过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教师真正让学生跳出文本的固有思维,从更为广远的角度,思考,分析和判断,真正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增强他们思维的思辨性。
        总而言之,以培养、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价值目标的语文关键能力,不局限于某一种具体的能力,而是学生运用它投入学习乃至融入社会,自主发展、健康生活的行动能力与实践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自主学习、交流空间,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增强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李 倩 陈晓波.语文关键能力评价研究及启示.中学语文教学.2018(5).12-15
2.朱兴祥.指向关键能力进阶的散文学习路径.语文建设.2020(4).31-34
3.徐鹏.语文学科视野中的关键能力辨析.中学语文教学2018(5).4-7
4.郑桂华.略谈指向语文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中学语文教学2018(5).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