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案中的备课细节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6期   作者:徐海宾
[导读] 教案,是一个老师上课理念的体现,是老师上课思路的梳理
        徐海宾
        宁波市鄞州区王笙舲小学 浙江省宁波市 315137
        摘要:教案,是一个老师上课理念的体现,是老师上课思路的梳理,一个优秀的教案能让别人一拿到手就能模仿着上课,起到“辐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作用。本文从某次跨区域体育活动中呈现的教案出发,从中发现一些教案在格式上欠缺,进而提出一些比较实用的办法,让教案能更好地为我们老师服务。
        关键词:体育教案 格式 备课
        本次活动由3位老师上了水平二的“双手胸前传接球”,3位老师上了水平三的“肩肘倒立”。笔者想说的是,这些老师不管从个人技能能力上还是从教学理论上都是各区的佼佼者,从教学执教能力上可以定义为“成熟”。但是,这些成熟老师在教案撰写的细节上还是显得不够“成熟”。笔者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谈下自己的看法:
        一、指导思想,如“万能胶”
        我们的体育指导思想要分三类:第一类,如何通过“体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实现学生认识体育、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并能用体育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并能与人良好的沟通。第二类,如何通过“课外体育”的方式,促进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并掌握几种自己比较擅长体育运动项目。第三类,如何通过“课外训练”,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不同的课型要有所侧重不能都“平均”对待。
        举例:双手胸前传接球指导思想-----提高弱势群体的传接能力,加强普通学生拉大距离后的原地传接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并能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技术。
        二、学情分析,过于笼统
        “本次课面对的是**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运动技术比较薄弱。而且注意力易分散,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竞争性的练习学习兴趣较高”。请问谁能说出这个是几年级的学生?是不是也放在任何课型中呢?笔者认为,这样的学情分析太过笼统,应该增加更多的考虑因素。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学生以前学过的内容,涉及到学成或没有学成的程度;学生的年龄、性别、运动能力、运动兴趣差异;也涉及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对教材的理解,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前的尽量充分准备。而我们借班上课除了要知道年级、男、女生几人,有无问题学生,最好还要询问对方学生的运动心理、运动能力、身体条件、学前基础、学生个体差异、课堂的教学气氛等。另外,时间允许的话课前接触学生的10分钟是最宝贵的,它让你迅速对学生有个比较全面的学情了解,为你课中调整教学内容做好铺垫。要紧记,课前的分析是个“预计”概念,真正的学情在课堂中,要随生而动。
        三、设计构件,稍欠完整
        既然是教学设计,就应该包括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笔者以“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设计为例,三位老师分别是这样写的:“一、指导思想,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学设计(很奇怪为什么又出现‘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五、教学重难点,六、设计特点”、“一、指导思想,二、设计思路”。很明显,第2位老师写得比较全面,第3位老师写得太简单。在省级示范课中出现这样的纰漏,怕是对看课老师的一种误导。那么哪些要素是一篇较好的教案的基本构件呢?这些将在本文的“结论”中进行阐述。
        四、教案简约,不应简略
        1.教学目标表述
        6篇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表述基本都采用“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这样的表述。在运动技能的表述上,有一位用“大部分学生……少部分学生……”,一位老师用“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提高观察、判断、移动的素养”,还有4个老师用“70%学生能完成……30%学生在保护帮助下……”。


        百分数的表述看似很精确,可是老师真的会在课上去一个个数么?怕是没有这个时间,在真实教学中他们也是让学生举手大概看下掌握的情况。笔者比较赞同“大部分……少部分……”这样的表述,(新华字典里对“大部分”的定义是“超过一半的部分”)----这种表述虽然没有具体数字,但能看得出来“数字”而且可控的余地比较大,在操作性上也更方便。
        2.教学目标的可评价性
        新课标中说要建立可观测、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这点在肩肘倒立的3份教案中都得到了体现。比如:在完成肩肘倒立类翻臀立腰的基础上有2种以上形态动作且空中停留3—5秒,这样很好的为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提供了明确的依据。而传接球中“接球有迎球动作,触球有缓冲动作”、“促进学生协调、反应等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样的表述实在是让人无法判断是否完成目标。如果表述成“用正确的传球传过1米高的横线”、“在20秒钟内,完成6次以上的传接球并且不掉地上”,“在移动过程中保证球不掉地上,在30秒内能完成6次的换位”,这样才更有明确性和可评价性。
        五、教案结构、格式不严谨性。
        有一位老师的教案最上面写着“**体育课时教学计划”,下面的表格却是教案的格式,这样就让笔者不明白,他写得到底是计划还是教案。还有他的教案是最简单的,连教学重、难点等基本的构件都没有,只有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要求、运动量并且每个教学步骤都用4—8个字就表达好了意思,一字未提学生活动(或达到程度),好像只是教师本人上课流程图----这样的致命错误不应该出自一个优秀教师之手。
        六、结论
        1.教案格式的基本构件
        综观6篇教案,笔者认为不管各地方的教案格式如何,必要的构件是必须的,它们包括教材名称、教学目标、课的部分(准备、开始、基本、结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强度(时间、次数)、场地器材。选择性构件:心率、密度、强度、教学目的、教学语言、教学反思等。
        2.教案的可操作性
        我们上公开课往往会找些相关教案进行参考,可往往不知道教案所云是何物,该怎么练习。如“双人原地交换运球”,到底是球在交换还是人在交换,到底是个怎样的交换?如果觉得解释很费文字那至少也要用个图的形式来表述下吧。我想说一个好的教案就应该是有很强的操作性,让别人一拿到手就可以按教案进行教学,而不是要想到底怎么理解这个教学手段、方法。
        3.心中要有多套教案
        有位老师说得好,生本课堂本来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你怎么知道这个教案设计的方法、手段适合这些学生呢?从学生出发,一切以学生为主,这不是违背教案的意图,而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更好地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因此,我们上课不但要有明面的教案,更要有心中内部的教案。
        4.教案中要体现安全因素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的课标都有“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这么一条。课中只有1位老师考虑到球气太足可能挫伤学生的手而选择了放气。但另5位老师对安全因素似乎不太在意。其中篮球课中,2个学生没有看到细小的横绳,直接被绳绊倒在地;肩肘倒立课中,一个学生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了腰部扭伤;更有甚者,离上课还有好几分钟,老师居然在大冷天让学生坐在地上等着上课铃响。虽然课中没有出现大的意外事故,但安全隐患还是存在。比如奔跑前没有提示学生要系紧鞋带;提示学生只有在同伴做好准备了才允许传球。一个小小事故,不仅对学生是伤害也会把教师所有的优点给泯灭掉,所以安全因素必须是我们老师要时刻考虑的第一要素。
        让我们从教案出发,精心准备,为提高学生体质,展现自己风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邵伟德等.体育教学设计中如何进行学情分析[J].体育教学,2011(4)
        [2]邵伟德等.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有效性与例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0(7):22-24
        [3]李莉.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着力点[J];中国学校体育;200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