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帅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华山镇华山初级中学 221744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国人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道德和思想素质教育。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初中生的道德品质情况受到学校和教师们的广泛重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承担着相应的德育教学的工作。初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使学生在得到体育锻炼和增强体魄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本文中,针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问题与对策
初中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集体主义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因此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所占的比例比较低,德育教学未引起一些教师的重视。分析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有效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初中体育德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初中体育教学对德育的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初中体育教师对德育部分的教学内容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将德育教学当做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看待和完成。不仅学校领导,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认识不足,不太重视德育教学,认为德育教学只是走过场和形式,并未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纳入考察的指标中去,而且学校在对体育教师的考核中也未将德育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进而导致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学。而对于学生来讲,他们认为体育课堂不同于政治课和语文课等,体育课堂以进行体育训练为主,完全没有意识到在体育课堂上要学习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塑造自己的优良品质。
2.德育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
很多体育教师进行德育教学的方法比较简单,往往停留在“教”而不重视“育”上,只重视道德而不重视情感。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也深入到体育教学中去,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往往以单纯地理论说教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教育”的地位,这种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授课模式,教学效率并不高。在课堂上,体育教师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授课模式,缺乏新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的德育教学的内容脱离了体育教学的实际,没有将德育教学和体育教学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成为了空洞的理论说教。
3.体育教师存在体罚或者变现体罚学生的现象
由于初中生比较叛逆,而体育教学常常是在空旷的操场上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学生逃课、迟到、早退、不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动作等,而且有的学生比较叛逆,我行我素,偶尔会顶撞教师,与教师发生言语甚至肢体上的冲突。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采取两种处理的方式,要么“冷处理”,睁只眼闭只眼,要么给学生“下马威”,体罚学生,让学生做超出身体极限的俯卧撑等。由于学生和教师各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体育课上教师体罚男学生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体罚学生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也是做给其他学生看的,给其他学生起教育作用。其实,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不仅对该学生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把学生置于自己的对里面,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4.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也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一是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而引导的自卑和恐惧的心理。
如有的学生身材肥胖、矮小、体弱或者有其他方面的缺陷等,他们在活动中由于害怕暴露生理上的缺陷而不敢随意活动,怕引起同学们的嘲笑。二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如,迟到、早退、纪律松弛、怕吃苦,在体育比赛中出现推搡、打骂同学等粗暴动作,缺乏集体荣誉感,对集体活动不积极。
二、开展初中体育德育有效教学的方法
1.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德育教学的内容
初中体育教学中蕴藏丰富的德育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把德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例如,很多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的内容比较枯燥,很多学生不想在课堂上进行专门的学习和比赛训练,因此体育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要丰富和创新教学的内容,将体育竞技活动和德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挑战自我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例如,在教学“足球”时,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天气正好在下雨,学校的足球场变得湿滑,大部分学生都盼望着取消足球课。如果,教师和学生一起踢足球的话,学生就会被教师传染和打动,不再抱怨恶劣的天气,纷纷加入到足球训练中去,而享受到下雨天踢足球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另外,很多球类运动是需要学生协作完成的,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荣誉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来完成,将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体育活动中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升华对团结合作和集体主义的认识。
2.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纪律中
遵守课堂纪律是初中体育教学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体育教师开展德育教学,首先就要从规范学生的课堂纪律做起,为德育教学的开展营造良好学习环境。针对部分初中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在课堂中要强调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衣着、迟到、早退、请假和考勤等情况都应该有明文规定,从而使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课铃响之前要求学生站好队,方便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如在热身运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队形(如顺时针、逆时针、田字型)和线路跑步等等。
3.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的力量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进行德育教学,除了要把德育教学的内容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组织纪律中去,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的言行对初中生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教师在格外关注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素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仅仅依靠教师口头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些“听话”乖巧的学生,教师的这种方法比较有效,而对于一些叛逆和另类的学生来说,这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教师除了言传外,还要身教。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素养和行为表现等,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现成教材,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时,一些爱干净的女生会担心沙坑里的沙子会把自己的鞋子弄脏,这时教师可以多做示范,与学生一起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能鼓励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
总之,体育教学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承担着相应的德育教学的工作。初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使学生在得到体育锻炼和增强体魄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德育教学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凌波,杨清风,张中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同维度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效果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1):22-24.
[2]马凌波,杨清风,张中印.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体育课堂 德育渗透效果的纵横比较研究[J].运动,2017(11):52-54.
[3]刘宝虎.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7(0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