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提升体能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3期   作者:刘小丽
[导读] 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因缺少锻炼机会等多种因素,
        刘小丽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第二中学    412301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因缺少锻炼机会等多种因素,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为了扭转这一趋势,高中体育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将提升学生的体能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探索科学且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的同时强身健体,从而为学生迎战高考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关键词:高中体育;提升体能;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门为了响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号召,将体能测试纳入高中毕业考试范畴之中,以此督促学生在保持健康体魄的基础上顺利通过升学考试。为此高中体育教师积极做出应对措施,在体育课程中划分出与体能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创新热身运动方式,以此使学生在产生参与兴趣的前提下做足课前准备活动,还可以结合竞赛机制增添相应的游戏互动环节,以此弱化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抵触情绪,同时还应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将体能训练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一、创新热身运动,做足课前准备
        普通的热身运动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到乐趣,反而觉得索然无味,但是热身运动做不到位,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后续课程内容的参与成效,甚至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教师转换教学思路并创新热身运动的具体形式,例如:教师根据五到十分钟的热身运动时间,搜索与之相对应的动感歌曲,同时对应歌曲中的鼓点并结合热身运动中常见的几种肌肉拉伸动作,为学生编制全新的课前热身运动。学生感受音乐的律动,体验跟随鼓点做运动的乐趣,以此消除对于课前热身运动的刻板印象。再例如:有氧运动是课前热身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氧运动也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活动形式,学生在跑步热身的过程中产生疲惫感,从而对有氧热身运动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为此教师创新有氧运动形式,带领学生开展“花样队形跑”的热身活动。教师以学生轮流抽签的方式,决定本节课程花样跑的形式,比如当抽到“S型慢跑两圈”时,学生应以S型列队完成慢跑两圈的有氧运动。教师以创新热身运动的方式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使学生对热身运动产生参与热情,以此为后期进行体能训练活动打好基础。
二、增添游戏互动,结合竞赛机制
        对于高中生而言,繁重的课业任务已经使其身心俱疲,而单一的体能运动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能训练中增添相应的游戏环节,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与此同时教师在游戏性质的体能活动中夹杂竞赛机制,使学生在好胜心理的驱动下,产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例如:教师将跑步与篮球这两项运动项目结合在一起,带领学生进行“运球接力跑”的体能训练运动,活动方式为学生分为四小组,以边运球边跑步的形式依次折返二百米,哪一小组最先完成接力跑哪一组便取得胜利。学生对于这一比赛性质的游戏活动非常感兴趣,以此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还极尽全力帮助小组争得荣誉,从而达到有效体能训练的最终目的。再例如: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带领学生以组队的形式进行“跳大绳”的比赛活动,学生为了争得第一便热情投入到练习过程中,练习完成后学生进入比赛环节,不间断跳绳数量最多的小组将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为此学生对于比赛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热情参与其中。教师结合游戏活动带领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并以比赛机制激励学生尽全力参与活动,以此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能,还能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运动结合生活,养成锻炼习惯
        教师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体能,应将体育精神延伸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例如:教师为了协助学生每日完成一定的体能训练,便以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定量运动任务,比如教师将体育家庭作业布置为做十个俯卧撑、二十个仰卧起坐、五百个跳绳。学生则按照教师的要求,按时保质完成体育训练任务。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惰性,教师以要求学生录制短视频的方式验收学生的锻炼成果。再例如:教师向学生传授随时随地都能够达到锻炼效果的运动小技巧,比如教师建议学生在帮助家人擦地的时候,将动作幅度放大,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教师还引导学生有效运用身边的物品锻炼身体,比如学生可以将装满水的塑料瓶作为简易版的哑铃,以此锻炼手臂肌肉;还可以扶着椅子靠背进行抬腿运动,从而有效拉伸腿部肌肉。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运动,从而逐渐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教师将体能训练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以此在强化学生体能的基础上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课程应结合有效的体能训练活动,以创新热身运动的方式督促学生做足课前准备活动,以增添游戏互动环节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同时将体能运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从而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此有效提升高中生的体能。
        
        参考文献:
        【1】赵明强.高中体育教学中长跑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17):102.
        【2】聂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探讨[J].明日,2017(48):225-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