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坤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后时初级中学 363708
摘要:实验教学是落实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生物实验在教学上的优势,使用有效的虚拟实验、合作探究实验、演示实验等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增强学生对抽象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生物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策
生物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好奇心旺盛,具有较强的探究潜能,科学有效的生物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生命观,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错误教学观念,强化实验教学的应用,充分地利用和开发实验资源,创新化实验教学设计,更好地发挥出生物教学的意义。
一、充分挖掘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实验教学应当满足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能生搬硬套地展开教学活动,而是应当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各种类型的实验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对比哪种实验资源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创新精神,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分为动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固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比如,在教学“消化和吸收”这一节内容时,教案上给出的实验步骤是让学生首先在试管中放入材料后再将试管放到热水中,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后再在试管中滴入碘液,观察实验现象,但是有的学生弄错了步骤,提前在试管中滴入了碘液,随后才放入到热水中,这个时候,我就利用学生的错误来展开了延伸性的教学,让学生尝试将正确实验步骤下的实验现象与错误实验步骤下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通过两种实验现象之间的区别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深化学生的认知,从而对动态实验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比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各种植物的种子,包含蓖麻、大豆、花生、蚕豆、玉米等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探究。这样,通过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对动态和固态的实验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使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评价机制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我们的教学应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致力于改善学生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让学生可以获得不断的进步。教师要重视起教学评价对学生进步的重要意义,使用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的教学评价来满足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借助于教学评价来完善自己的生物知识结构。
比如,在教学“生物的变异”这一节内容时,在带领学生学生展开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这个实验之后,我从多种角度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了评价。首先是对学生进行了实验操作形式的考试,让学生重复本节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步骤,从而检验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的记忆和理解。其次是对学生进行了笔试,给每一个学生都分发了一张简单的测试卷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实验当中所应用到的原理、步骤、数据等进行阐述。最后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随机选择部分学生回答问题。这样,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的设置,可以更加准确地检验出实验教学的成果,有助于完善实验教学。
三、建设有效的课外探究活动
初中学生具有性格活泼、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充满探究性的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实验探究中来。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建设有效的课外探究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实践发展,使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得到更好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之情。
比如,在教学“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下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酸奶或者泡菜。酸奶和泡菜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两种食物,尤其酸奶,更是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喜爱,但是很多学生却并不知道酸奶其实是很好做的,其中就使用到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内容之后,学生可以在家里面展开实践探索,利用保温容器、牛奶、酸奶等来制作酸奶,通过实验的方式来验证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为学生的发明创造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将制作好的成品以照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在课堂上,共同交流自己的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生物探究的成就感。这样,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四、促进实验教学的媒体化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实验教学与信息手段的有效融合也是我们必须实现的一个目标。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开发网络上的实验资源,通过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弥补传统实验课堂的不足。实验教学经常会由于教学资源不足、学生操作经验不足、实验存在危险等情况而被迫无法展开,从而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而通过媒体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将实验课上无法呈现的信息展示出来,并且对微观的现象进行放大处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实验操作。
比如,在教学“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节内容时,需要学生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这个实验在课堂上的展开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需要大量的样本才能够真正地验证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因此,我使用了媒体实验教学的手段,在网络上搜集了科学家们对这一现象所进行的实验,截取有助于学生了解结论的片段,整理在一起,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这样,通过媒体资源的合理使用,可以让实验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获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五、有效利用翻转课堂模式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物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可以调动起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构建新的知识。教师可以使用翻转课堂模式来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地进行预习,思考实验步骤,为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奠定扎实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节内容时,为了确保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操作效率,我给学生录制了相关的微课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视频中实验人员操作显微镜的步骤,记忆显微镜的构成,了解如何使用显微镜去观察标本。这样,在经过了课前充分的自主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产生基本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自信心,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地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且有效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探究潜能,进一步地落实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
本文针对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对策展开了一番叙述。生物实验教学的展开可以有效地满足初中阶段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弥补理论性教学的不足,从而完善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生物知识的构建中来,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优化实验教学设计,采取更加有效的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响. 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张莉莉. 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