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男
七台河市园林事业发展中心 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
摘要:园林工程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十分重要,能够有效改善城市中的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的形象,并且维护城市内部的生态健康和平衡。对于园林中植物的养护能够提升园林建设的质量和形象,保证园林能够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夹着,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文中对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进行概述,并提出园林绿化施工的程序和技术要求。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园林养护部分指的是工作人员根据园林中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生长需求进行养护和调整,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进行修剪、灌溉、病虫害治理等等,进而促进植物的健康成长。管理部分指的是管理园林中植物的完整和健康,管理园林中的公共区域,并且监督植物生长的过程,为技术人员和专项人员提供数据支持。
1园林施工和养护的特点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
1.1特点
(1)型式转变。目前在该生态园林景园建设中,由单一型转变为大规模和多元化,并且由于园林景观建设对象都为植物,主要的工程就是绿化工程,并且要保证植物的栽植质量和成活率。
(2)施工阶段。在实际施工和养护期间,需要保证景观环境和谐分为,将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率降到最低。
(3)建设阶段。在园林建设期间,不具备一定的标准和规范,需要结合本地园林建设情况加以施工和养护,同时需要较多、较为专业的养护技术。
(4)需要注意植物本身的养护,对其进行浇水和施肥等工作,并做好园内设施与环境的管理。
1..2注意的问题
(1)养护管理需贯穿与整个建设过程。为了实现园林景观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在幼苗的挖掘、运输和栽种与培育的全过程进行养护,并制定详细的养护措施,以此来降低运作成本。
(2)合理规划、严格执行。结合具体的园林景观养护与施工作业,需要各个部门加强沟通,并且在资金分配方面加强其合理性,然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详细制定下栽植物所需要的浇水量、施肥量和土壤条件,以便于后续员工严格执行。如新移植的苗木,第一次浇水,定根水一定要浇透,即浇水时间要长,浇水量要大,种植后的初期,一般2~3星期左右,应加强浇水,保证每日≮1次浇水。种植稳定后,待苗木发出新叶,生出新根,即可逐步降低浇水频率,可2~3天浇水一次。
2园林绿化施工的程序和技术要求
2.1平整场地和品种选择
园林施工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平整场地,处理场地内部的杂草、工程垃圾、生活垃圾等等,在植物种植的部分应当进行深挖深翻工作,保证植物种植之后能够健康成长。同时,在平整场地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植物灌溉需求和水资源供给现象。另外需要在整地之后选择适合与当地种植的林木优良品种进行种植,结合品种的不同差异来做出针对性的种植措施,保证这些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和各种生态因素,促进景观工程顺利实施。
2.2挖种植穴
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应当按照种植的需求进行挖种植穴,在挖掘的过程中应当考虑植物的大小,以及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必要空间。通常情况下种植穴的大小应当超过种植植物根茎大小35cm左右,根据植物的根茎形状进行种植穴挖掘。同时保障植物在种植之后的灌溉、施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3苗木规格和运输
选择植物应当遵循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规格选择,植物苗木的选择差异应当保证在既定设计数量的5%之内。
对已经采购之后的苗木进行严格的打包和修剪,降低运输过程中苗木的损耗。
2.4苗木栽植技术管理
植物栽植是园林建设中重要的工程环节,施工单位在这一阶段应当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植物在栽植之后能健康成长。为了有效提升植物在栽植之后的成活率,应当结合施工现象的天气、气候、土壤、光照等自然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选择质量较好的植物,避免栽植之后植物出现病虫害现象。另外结合拔芽修剪技术来进行科学栽植。在土壤、阳光和雨露的影响下,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树枝和树干都会长出很多嫩枝芽。这些小芽如果不能及时被拔除,不紧会影响绿化苗木的观赏性,也会对主枝干的养分造成影响。园林绿化单位需要在苗木种植后进行周期性检查,并且频率要高,发现枝芽要及时修剪。另外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如存在广告牌或者拐弯处,应当将人们视线和广告牌留出,避免阻挡人们的视线,影响景观建设效果。修剪枝条的剪口要平滑,与剪口芽成45°角的斜面,从剪口的对侧下剪,斜面上方与剪口芽尖相平,斜面最低部分和芽基相平、这样剪口伤面小,容易愈合,芽萌发后生长快。疏枝的剪口,于分枝点处剪去,与干平,不留残桩。丛生灌木疏枝与地面相平。
3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要点
3.1病虫害的防护
工程园林养护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是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保证园林内部植物的健康成长。第一,建立科学的防治机制,结合园林中植物的发展现状,划分重点保护的植物,并设定专项人员进行管理和规划,降低植物感染病虫害的几率。第二,对于已经患有病虫害的植物,应当进行隔离和治理,防止病虫害危及其他健康植物。第三,合理规划园林用地,对于珍贵植物进行保护和养护,及时进行修剪,有效避免病虫害。
3.2灌溉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的生长需求利用根茎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当土壤中的水分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时,就应当进行灌溉,满足植物生长中需要的水资源。对植物灌溉的水量应当按照植物生长需求进行,并且根据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不同形式的灌溉。最简单的判定是,当灌溉中发现植物短时间内吸收了大量水,就能够证明植物需水量较大,应当进行大量的灌溉。随着天气变化、植物生长需求变化,灌溉形式也应当进行调整,避免出现植物缺水、水份过量等现象。
在灌溉过程中,对新栽植的树木优先灌溉,对规格较大的树木可以适当延后灌溉。植物在夏季需要大量的水分,灌溉应当及时有效,并且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但是灌溉时间应当避开中午时间段。灌溉使用的水可以是井水、自来水、河水、湖水等等,并没有严格的要求。灌溉使用的方式也有很多,例如滴灌、喷灌、单堰灌溉等,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灌溉。在灌溉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植物的生长需求,避免出现用量过多或者过少现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3.3排水、整形与修剪
一旦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中水含量过多,则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轻者会出现病害现象,严重的会直接导致植物死亡。在进行排水的过程中应当按照植物生长的既定习性,采取不同的排水方式,一般情况下采取地表径流、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并且排水工作还应当考虑到气候、季节、天气等因素。对于园林工程绿化施工作业中,苗木的修剪与整形是其养护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升植物美感度,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目前在苗木的整形与修剪中主要包含自然式修剪和人工式修剪两种方式。在自然修剪过程中,其可以帮助去除苗木多余的枝干,保证苗木在生长中能够获取充足的养分。而人工修剪是指养护人员对苗木实施整形和修剪工作,根据人工修剪的方式来提升整个景观园林的美感度,并且需要养护人员掌握整形与修剪的最佳时期,做好树木的摘心和除叶等工作内容,促进苗木顺利生长。
4结束语
对于工程园林绿化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着手。在宏观上保证绿化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合不同位置的环境绿化需求,进行科学的植物选择,并且配置良好的植物种类。在微观方面应当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保证植物的健康,给予不同植物不同的养护工作,进而促进植物有效生长。二者相结合能够有效发挥园林绿化的有效性和价值性。
参考文献
[1]李曼芝.中国风景园林绿化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措施[J].花卉,2019(24):25-26.
[2]李宝军.新时期城市建设中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探究[J].花卉,2019(2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