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1期   作者:陈浩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更加推崇田园生活,
        陈浩
        威海智慧谷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更加推崇田园生活,乡村景观融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引起了行业的高度重视。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乡村景观,充分体现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的进步,满足了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为了提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美感,让风景园林展现独特的历史与人文价值,需要积极探讨如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完美融入乡村景观。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引言
        目前,我们国家开展城市化建设的时候需要做好风景园林的建设工作林的建设工作,工作人员在规划风景园林的时候应该保证不同景观的完整和连续同景观的完整和连续,还要尽可能地提高和改善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水平规划设计水平。当下,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加入了乡村景观的元素的元素,越来越多设计者对看好这种建设风格。因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增加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增加乡村景观,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人文因素素,还可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并且减轻人们的工作压力,起到放松身心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到放松身心和愉悦身心的作用。
        1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的重要性
        1.1增添城市生机便于人们亲近自然
        我国城市化水平日渐提升,城市规模随之扩大,农民居民不断涌入城市,不但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对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城市生活中,要想为人们提供静谧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融入自然,更好地进行锻炼,就要利用一切机会,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将乡村景观融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既可以为现代城市增添生机,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情趣,又可以使人们亲近自然,身心得到放松。
        1.2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尽管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进步。但因为城市中各类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环境所遭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污染现象也随之而来,包括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要想治理这些现象,就必须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借助绿色植物吸收污染源。然而,由于城市建设已被高楼大厦所覆盖,其绿化面积已被大大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应用乡村景观,不仅能扩大风景园林的建设面积,也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植物覆盖率,促进树木和植物的有机栽培。而植物的绿化面积一旦得到扩展,其自身的环境效益也会得到加持,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颗粒与粉尘,可以调节城市局部气候,消解城市热岛效应和噪声污染,还可以净化空气,加快城市生态系统循环。久而久之,必然会改善城市的原有环境问题,提升环境质量。
        2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原则
        2.1开放性原则
        首先,乡村景观不仅包含山水风景,农作场景同样是乡村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美观而舍弃耕作场景,而是应当挣脱固有的对表现形式的束缚,尽可能多地让乡村景观元素留存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让乡村景观原生态的特点尽情展现出来,保留更多原生性元素,让风景园林规划彰显出更多田园情怀。其次,不要过分拘泥于所占比例,不要仅仅为了追求数字比例而固定乡村景观与其他景观的配比;而且不可将不同的景观生硬地进行隔离,而是应当根据审美和设计需要进行彼此间的相互融入,让乡村景观更自然地结合到其他景观当中。


        2.2整体性原则
        积极遵循整体性原则,引入乡村景观时,应保障当地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等的整体性,让每一个景观都能融合当地的文化元素,保证景观设计布局的合理性、有序性,可以保证景观价值的最大化。第二,乡土性原则,乡土性原则是指乡村景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各项因素都是具有鲜明的特色。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保护和继承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乡村传统文化及民俗风情,才能充分利用各种乡村资源,并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纳入各种乡村资源,可以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进而形成独一无二的景观设计风格。
        3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的策略
        3.1援引自然
        现阶段,大多数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后期人为主体的修缮和改造,因此也保留着较为浓厚的人工气息,而人工类景观尽管在结构上较为规整且统一,但相较于原生态景色而言,也缺少了必要的特色,多了几分刻意为之的改造。有部分园林由于过于追求外在景观的美感,大量堆砌精雕细琢过后的建筑,因此在观赏上反而造成了群众的审美疲劳,也丧失了原本的特色和美感。因此,相关主体在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原始乡村自然风光的援引和保留,要重视树木、花草、河流、山石等自然景色同园林中人工建筑的相得益彰。要为天然植物的生长保留充分的空间和余地,并且相关主体也应当充分尊重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避免人为因素对其外观结构带来过于明显的改造,以此来促进自然景观的生长和发育。总而言之,相关主体要重视将乡村自然元素引入以建筑园林的构建中。
        3.2与时代的特点相结合进行创新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不能够生搬硬抄,应该与时俱进,否则方案没有新意,预期效果也无法实现。上海后滩湿地公园设计时并没有一味的模拟梯田,而是根据场地特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策略,具体如下:由于场地位于黄埔江畔,经历了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场地精神,延续了场地的文脉。设计中利用梯田,并不是单纯的模拟梯田景观,而是为了解决场地的防汛要求,同时起到水质净化的示范作用。另外,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应用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将生态和人文理念贯穿于全部设计过程中。因此,将乡村的人文景观融入到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中,应该结合时代的特征,针对景观的实际情况统筹分析考虑,使得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互相衬托,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3.3有机整合农耕景观完美融合设计元素
        风景园林设计人员应把乡村元素融入到设计方案中,实现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有机融合。设计人员应重点关注乡村地区的历史、风俗、人文等,巧妙地运用乡村景观元素。要将乡村景观元素有效融入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建设中,就要对当地的主要作物实施保护,更好地推动农业健康发展、生态协调发展。实际开展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时,可以通过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彰显城市风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融合地区特色的乡村景观元素能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观赏,带动当地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本地人观赏乡村景观元素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设计人员需要注重时代特征,结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不断强化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的文化内涵,有机整合特色农耕景观,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满足居民的美好生活需求,积极拓展他们的生活体验,不断提升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
        结束语
        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审美要求不断的提升,风景园林之中融入带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是一个重要的设计方向,值得所有的园林设计师关注并探索。乡村景观与园林设计的相互融合,能够带来更多的人文价值与自然价值,通过完美的探索与展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提供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雄飞.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微探[J].建材与装饰,2020(20):90+94.
        [2]王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6):107.
        [3]宋超.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20,6(10):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