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1期   作者:于立伟
[导读] 土石坝施工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施工便捷、适应性强等优势。

        于立伟
        河北省南运河河务中心   河北省  沧州市  061001
        
        摘要:土石坝施工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施工便捷、适应性强等优势。在水利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做好料场规划,规范土石料的开发与运输,合理处理坝基与岸坡,规范坝体填筑施工与土石坝压实施工,保障土石坝施工质量,提高水利工程整体效益。
        关键词:水利施工;土石方;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为国家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在有效的开展施工实践研究过程,应该不断进行施工技术创新与实践,这样才利于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效率。通过本文对土石坝坝体施工技术的分析,总结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希望分析能够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土石坝坝体施工质量。
        1水利工程中土石坝的概念
        针对土石坝而言,混合土料、石料与混合料,通过碾压操作等,建立起挡水坝。对于坝体而言,所应用的主要材料是其性质的决定性因素,利用土料以及砂砾建造成土坝。如果主要应用石料这一种材料,那么建造成的石坝,但是将土料和石料混为一体而建造成的是土石坝。近些年土石坝技术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施工中,并取得良好成果。在建造土石坝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两种材料,一种是土粒,另一种是砂石,我国地大物博,资源非常丰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实施各项作业,主要包括灌注以及抛填等,以此混合土料与石料,从而形成最佳挡水形状,应用水利坝体挡水工程。在长年实践的基础上,持续改善施工技术以及设计方案,并加大创新力度。
        2土石坝渗透变形的形式
        2.1流土
        在发生土石坝渗流现象时,泥土颗粒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大,被水流带走,同时,从坝体表层也会观察到隆起或者冲出现象。该情况主要发生在土石粒径均一的粘性土壤,或者是粘性较低的土体。在发生渗流现象时,通常还会伴随着严重的土体断裂、凸起与掉落等不良现象。
        2.2管涌
        管涌现象通常发生在土石坝的下方地基、下游坝坡出现渗流迹象的表层等常见位置,非粘性土壤的微小土粒在土石块的渗透作用下,不断地从孔洞中涌出,在达到一定速度以后,就会被冲刷带走。而如果不加干预,在长时间作用下,坝体中的土壤颗粒会被大量冲走,从而在原来位置留下一个空洞,当空洞增加到一定限度以后,则会导致土石坝的内部结构出现不可控制的变化,从而导致土石坝在渗透作用下发生不可控的变形问题。
        2.3接触流土
        对于土石坝而言,相邻土层之间的接触面也会存在渗入现象,通常是渗透系数较小的土层向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进行渗透,上述接触性流动的土壤也会对土石坝造成严重损坏。
        2.4接触冲刷
        在土石坝的使用过程中,对接触冲刷现象所造成的损坏程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土石坝使用年限等信息。在坝体渗流经过地基而产生接触的位置,以及与建筑物等接触系数存在差异的土层接触的过程中,粒径较小的土石会被冲走。对于接触冲刷现象而言,土石坝渗透变形的形式较为单一,只有在部分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并存的情况,而根据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性,包括渗透坡降情况、位置、土料状况等,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研究,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预防与保护措施。
        3?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要点
        3.1?做好料场规划
        在土石坝施工中,料场规划为基础、关键环节,施工单位应从空间、时间与数量三方面入手,进行料场规划工作。

在空间规划中,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合理选择料场的位置,优化配置料场的高程,尽最大限度缩短料场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距离,支持低料低用及高料高用,提高土石料应用效率,减少施工能耗与成本。对于条件允许的施工区域,要求水利施工的上下游及左右岸等区域实现同时供料,提高施工效率。在时间规划中,施工单位应结合空间规划内容,制定完善料场开采计划与土石料应用计划,在旱季,优先应用含水量高的土石料;在雨季,优先应用含水量低的土石料;在上游,优先应用易淹料场,最大限度发挥土石料的价值。在数量规划中,施工单位应结合土石坝施工的工程量,准确计算料场的开采量,保障土石坝施工期间材料的不间断供应,并避免材料开采过多出现浪费。通常来说,料场的土石料开采数量应高于坝体填筑量,可按照如下比值开采:对于土料,开采量与填筑量比值应控制在2~2.5之间;对于石料,比值为1.5~2;对于砂石料,比值为1.5~2;对于水下砂砾料,比值为2~3;对于反滤料,其筛后处理获得的有效方量应超过3。
        3.2?土石料开采与运输
        在料场规划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该按照规划内容进行土石料的开采,并根据土石坝的施工要求,对土石料进行初步加工,将加工后的土石料运输至施工现场,为土石坝施工提供充足材料。在土石料开采中,常用爆破开采技术,如深孔梯段爆破技术、洞室爆破技术等,对于爆破获取的大粒径石块,应配置碎石机将其破碎为合适粒径的土石料,符合土石坝施工要求;在土石料加工中,应通过蒸发、掺料、加水等方式调节土石料的含水率,使其与最佳含水率间的差值低于2%,为压实施工奠定基础,使土石坝含水率达标;在土石料运输中,施工单位应根据空间规划内容,选择最短路线运输土石料,保障材料供给的持续性。
        3.3?处理坝基与岸坡
        在土石坝施工前,应做好坝基与岸坡的处理,奠定良好基础。在坝基处理中,施工单位应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进行挖掘施工,对于覆盖层较浅的区域,将坝基开挖为截水槽,填筑和坝体防渗体一致的土料;对于覆盖层较深的区域,坝基开挖技术选择灌浆法。对于存在泉眼、断层等问题的坝基,应采取针对性修复措施,保障坝基稳定性。在岸坡处理中,应将岸坡表层的杂草、乱石清理干净,并调整岸坡的坡度,保障坝体和防渗体间的密封性。对于以岩石材料为主的岸坡,要求坡度在1:0.75内,并连接位置设置粘土浆液;对于以粘土材料为主的岸坡,要求坡度在1:1.5内。
        3.4?坝体填筑施工
        在坝基与岸坡处理完成后,需进行坝体填筑施工,通常选择平起填筑技术,进行分层填筑,每层填筑的厚度控制在10~20m之间。在实际施工中,平起填筑无需接缝或削坡,可利用大型设备实施流水作业,施工效率高、质量有保障。对于土石坝的反滤层,施工单位可根据施工现场状况,选择挡板法或削坡体等填筑工艺。无论哪种填筑工艺,均需注意犬牙更替现象,通过材料休止角,控制犬牙的大小,要求犬牙交错带低于填筑厚度的1.5~2倍。
        3.5土石坝压实施工
        在填筑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压实施工,通常选择夯机动力预压技术,提高土石坝的密度,避免土石坝出现变形。基于坝体的分层填筑工艺,施工单位应进行分层夯实,确保每层填筑土石料的密实度满足施工要求,减少坝体沉降,提高土石坝施工质量。为保障土石坝压实度满足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期间进行实时监测,在每层填筑土石料压实施工完成后,监测其压实度,确保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保障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土石坝施工质量。在压实施工完成后,应结合设计要求验证坝体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坝坡而言,通常设计为三级变坡,上游坝坡的坡度分别为1:3、1:3.25、1:3.5,下游坝坡的坡度分别为1:2.5、1:2.75、1:3;对于坝顶宽度而言,要求中低坝的最小宽度>5m;对于坝顶高程而言,应结合设计数值与校核数值进行验证。例如,对于设计静水位363.2m,校核364.81m,设计防浪墙顶高程366.19m,校核366.38m的土石坝,其坝顶高程应控制在365.18m。
        结束语
        新时期,水利工程土石坝坝体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在有效的开展施工研究过程,应该结合具体工程实际,科学的引入更加高效的技术措施,从而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施瑞庭.水利工程土石坝枢纽设计中的要点初探[J].中国标准化,2019(10):83-84.
        [2]张良.水利工程土石坝坝体的防渗处理对策[J].居舍,2018(24):245.
        [3]郭友波.水利工程中土石坝的施工技术与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8,9(12):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