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1期   作者:杨怀杰 王猛
[导读]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怀杰   王猛
        济南黄河河务局济阳黄河河务局,山东省济南市251400

        摘 要: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农业经济、防御自然灾害、水力发电等方面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社会发展带来益处的同时,其施工质量问题日渐突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若未能及时采取相关管理措施,不但容易对工程整体效果产生影响,且其带来危害也是无法弥补的。基于此, 文章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施工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性,并在总结当前混凝土施工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多个要素角度出发, 制定一系列有助于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质量的方法与途径,为后期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
1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求
在开展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时,需明确施工顺序,通过对其先后顺序的        了解,做出进一步安排和部署。
从内容上来看,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囊括以下几项: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责任制和质量教育工作。
(1)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主要是以经济效益的营造为核心,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等全过程内容,进行活动相关标准制定与实施 [2]。
(2)计量工作是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一项技术型工作,该工作的主        要任务是以统一的计量单位制度,通过对相关量值的系统组织与正确传递,确保量值的有效统一。
(3)在进行质量决策时质量信息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改进,是改善各环节工作质量最直接的原始资料,还有助于正        确认识各种因素变化和产品质量波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对质量的有效控制。
2水利水电行业混凝土施工管理现存的问题
2.1混凝土配比不合理
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应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进行科学配比。但从实际施工来看,仍存在非合理性        的混凝土配比现象,对混凝与强度以及工程整体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并且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具体配料过程中,并未对原材料进行仔细全面的筛选,使得大量杂质进入混凝土材料中,使混凝土自身缺陷全面暴露,严重时甚至需重新进行配比与拌和,在增加工程建设成本的同时, 也对水利水电工程整体施工进度产生了极大影响。
2.2强度设计不科学
将不同比例的混凝土材料相混合, 所产生的混凝土强度也不尽相同。如果混凝土强度较高时,将造成混凝土施工成本和浇筑难度的增加。相反的,若混凝土强度较小,则容易提高建筑物受损概率,破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通过科学化的配比达到施工所需的混凝土强度。在工程实际开展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未按照相关计划对混凝土施工执行具体的施工要求,使工程整体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3原材料管理不到位
在混凝土施工中,需消耗大量的施工原材料,还需遵照工程实际要求对原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合,可见原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作用和地位。混凝土施工材料种类较为多样化,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对管理的具体要求不尽一致,若未能对所采购材料进行严格的把控,使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将对混凝土施工整体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3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
3.1开展全面系统的计划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计划管理是其中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内容,在进行施工计划的制订时需与客观发展规律相适应,自始至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关内容的设定需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制订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避免照搬以往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在进行施工计划设计时,应对施工场地实际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对具体的施工工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形成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有效把控。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际建设与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可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依照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科学地安排各环节具体施工内容,形成对施工周期的严格把控,从而确保工程项目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除此之外, 还需加快制定一整套相对健全完善的项目责任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将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到每一位施工操作人员,通过对现场人员的全面管理,提高项目整体施工质量,为项目后期投入运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3.2选取合格的施工材料
混凝土材料主要由水泥、水、砂石骨料等成分组合而成,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正式开展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需通过实验等手段分析各类成分所占比例, 以根据标准配合出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混凝土。具体选材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于水泥的选取。水泥分为很多种类,不同施工项目所需水泥类型也不尽相同,对此,在对水泥进行选择时,需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施工质量要求,既要确保选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又要确保所选择水泥质量与施工要求相符。第二,对于砂料的选择。需严格遵循“性价比高、就近取材”原则,除此之外, 还应确保水泥自身清洁度,防止水泥夹杂其他物质,避免影响混凝土质量。第三,对于石料的选择。出于对施工成本的考虑,在选择石料时应尽可能以面积小的石块或者碎石为主,进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节约。
3.3规范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艺
在选择混凝土时,首先需有效确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所需混凝土的强度、硬度以及耐久度,以为后期比例配置工作提供依据。一般情况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置主要以水灰比为依据,计算条件为绝对体积法与假定容量对材料使用量。依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自身施工特征,可在现场或者搅拌站完成混凝土搅拌任务,在搅拌工作开展前,应对原材料的配合比及配料等进行有效确认,若所搅拌混凝土为干性或者硬性,受其流动性小等因素影响,在搅拌工作开展过程中可选择强制式搅拌机。相反,如果混凝土流动性较大时,可通过自落式搅拌机开展相关搅拌工作,为避免长时间搅拌或者因投料顺序错误而产生的一系列威胁质量的问题,现场需指定专业的操作人员实时监督搅拌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在完成浇筑作业后,需对围绕混凝土展开一系列养护工作,对其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混凝土以常态方式逐渐凝固硬化。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温度需严格控制在 20℃左右,湿度多在 95% 以上[3]。在实际浇筑过程中需对浇筑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全面观察不同级配混凝土下料过程,对其投放工作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如观察砂浆铺筑厚度是否与工程设计要求相符;观察铺筑平整度与分层,判断是否存在明显且集中化的骨料; 观察是否存在严重的漏振现象;观察浇筑过程中是否存在水流排出或者进入; 观察浇筑温度是否存在大幅度变化等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原材料,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息息相关。不同工程项目所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不同,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满足各地不同需求,相关施工单位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时需开展全面系统的计划管理,选取合格的施工材料,规范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艺等,完善和优化混凝土各类施工要素,以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高强.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1(10): 125-128.
[2]刘伟业 . 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分析 [J]. 商品与质量 ,2019,1(1):47-49.
[3]魏晓源 . 试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简述[J]. 区域治理,2019,1(5):242- 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