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章
海阳市徐家店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 海阳 265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很多地区也在持续城镇化,对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个背景下,国内出现了有关城乡发展规划的政策。然而事实上,我国大城市数量较少而中小城市数量居多,不同地域间经济水平差异大,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因此,文章基于我国现在的城乡规划管理和经济发展的背景,讨论了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现状和现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的策略,旨在促进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在我国特有的时代背景下,各个地域、不同层次地区的发展建设有较大的差异。我国各省份已实现初步城镇化,经济有所初步发展的中小城市居多。作为大城市和乡镇之间的缓冲带,中小城市吸收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却没有形成有代表性的完整产业,面临着供房紧张、基建落后和产业难以升级的困境。除此之外,近年来房价被哄抬,导致很多地方的建设成本激增,新的规划方案很难落实。目前全国并没有统一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影响了中小城市发展规划的效率和可行度。城乡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让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同步发展,减小地域间发展水平的差距,提高中小城市市民的生活幸福感。要想让城乡地区全面发展,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规划和管理,以综合的视角、长远的眼光实现城乡发展的效率和利益最大化。
1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乡村整体规划方面
乡村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决定着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效果。但是现阶段在乡村整体规划方面明显缺乏科学性。例如,未能有机融合乡村的发展现状与实际特点,缺乏科学系统的前期调研与整理,按部就班的对其他地区的规划方案进行应用等等。在乡村规划与建设中,如果整体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研究性与可行性,必将对乡村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1.2管理监督方面
现阶段,在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监督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工作,虽然有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指导与约束,但是具体执行力度较低。其次,城乡土地利用方面屡屡发生违法违规情况,监管不到位,甚至出现任意更改城乡规划设计内容的现象,必将影响整体方案的落实效果。
1.3区域规划方面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建设都是不断的扩大城市的面积,严重忽略了与城市周边乡镇地区的协调发展,导致城市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而周边的小城市却无法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样的区域规划方案是永远无法实现区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恶性循环的发展方式只会让城市的功能不断恶化。
1.4城市发展调控方面
城乡规划建设中城市发展调控的全面性与有效性不仅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整体效果,还会对城乡规划建设的整体方面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现阶段在城市发展调控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与不协调性,一方面是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与原有的发展框架具有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是总体规划缺乏理想的实施力度,导致规划与实施过程无法充分结合,势必会影响方案的整体实施效果。
2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策略
2.1打造高素质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队伍
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水平受到相关工作队伍专业素质的影响和限制,如果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的队伍专业素质不足,城乡一体化规划就会受到影响,出现许多问题和漏洞,导致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的失败,影响政府形象。高素质的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队伍能够有效保证各项规划的科学性,全面考虑城乡发展的各种问题,统筹城乡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城乡发展的各种实际问题,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2.2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监督控制力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相关监测技术的发展,为城乡规划管理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当前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对于土地的需求难以满足,农村土地规划工作又十分混乱,监督机制不健全,容易产生乱占耕地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监测。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过程中,应该运用RS和GIS等先进技术,通过对土地的地图化、可视化的空间分析,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工作的监督控制力度,保证规划有序执行,杜绝违规建设行为。
2.3切实注重土地资源协调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为了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就需要在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引起重视的同时对城乡规划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从根本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协调管理。为了达到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工作平衡发展的目的,还需要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之间的衔接引起重视,提高衔接的合理性,将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优势完美体现出来。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土地的资源利用率,还需要保证城乡规划的实施是建立在土地规划管理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进行协调是提高我国国土资源利用率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2.4强化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之间的实施交流
虽然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宗旨存在偏差,导致这二者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但是无论是对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还是城乡规划工作来说,这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为了保证二者的和谐开展,对这两项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提高二者之间的协调性。在对土地规划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城乡规划工作,保证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5提高城乡资源调配的科学合理性
城市经济的增长力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而服务行业与现代商业已经成为引领城市经济的中流砥柱。但是这样的现象极易导致城乡经济的差异化,使得城乡经济的不平衡性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要重视城乡资源的合理调配。在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建立科学完善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严格遵循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确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能得到及时有力的制止与惩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2.6因地制宜的开展城乡规划建设
因地制宜,是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同时也是应对城乡规划建设问题的重要措施。为此,在开展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时,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城乡规划建设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考量,严谨不切实际的对其他地区的规划建设方案进行按部就班的应用。而是在充分结合当地特色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各类自然条件与用地类型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提升规划建设方案的整体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要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有序开展,必须要对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清楚客观的认识,在充分结合城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应对措施,才能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加速城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分析——以嵩屿小镇规划为例[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11):120-121.
[2]柯青.探讨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12.
[3]陕西军.国内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13-14.
[4]曾祥坤,钱征寒.城乡规划管理社会化建设框架及策略初探——以顺德为例[J].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规划实施),2013(1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