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勇
衡水市排水管理中心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为城市市民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内容,也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与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
引言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其工程质量与技术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领域内研究的重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类型多、工艺复杂,结合工程施工标准与国家相关要求,科学选择技术类型,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与控制,才能够有效保障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为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1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1.1抛丸施工技术
抛丸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抛丸机对混凝土表面的杂质和浮浆进行清理,然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毛处理,令混凝土表面的粗糙程度更加均匀适中。(1)有些工程比较大,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抛丸施工,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在施工开始之前设置好抛丸机的各项参数,比如速度、施工顺序等。(2)抛丸施工的整个过程最好保持连续性,一旦因为意外因素中间不得不停止施工,在二次进行施工时最好将相关设备后移一段距离,在进行施工,并且还要对二次施工的效果与第一次施工的效果进行对比,一旦发现不足之处要及时进行整改。(3)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混凝土表面没有浮浆就可以认定抛丸施工技术是合乎标准的,若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还需要进行二次处理。(4)在抛丸工作结束后,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做好设备养护工作。(5)若施工结束后发现混凝土表面有明显的空洞,可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填充,若混凝土表现出现裂缝,就需要用相应的材料进行修补。
1.2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
(1)要对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有详细的了解,要全面掌握设备的各项参数与效果;(2)熟练掌握防水粘结层不同的喷洒工艺,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选择适宜的喷洒方法;(3)要再次确实施工设计方案中要求的各项指标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要求,通过试验校正数据,确定没有其他问题后,严格按照正确的各项数据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4)实际施工时还应考虑施工当天的天气情况,保证施工可以顺利进行;(5)路基面要保证干净整洁,只有干净整洁的程度达到要求时才可以喷涂材料,喷涂材料时要保量不能太少,最后就是保证土层的厚度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软基加固技术
2.1砂石垫层的换填处理法
软基部分加固处理期间,对于浅埋深部分软基,为能够提升软基强度,可选用换填砂石垫层施工手段,对软基实施加固处理,砂石换填法是处理软基的一种传统方法,适用于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洪填土以及已完成自重固结地冲填土等的处理与低洼区域的填筑。换填砂石垫层施工操作期间,需先调整好砂石垫层与砂垫层处地面,保证处于同等标准,若于二者之间有深度差存在,则需依据先深后浅顺序开展换填操作。分段施工期间,务必要捣实充分,接头需设为斜坡式,若垫层是砂石,则基坑底部需铺设好一层砂石,再将碎石垫层铺设好,防止基坑底部表层的软土有被损坏情况出现。换填施工操作完毕后,需实施压实处理,在确保换填土壤密实紧固,保证软基整体加固处理的效果能够提升。
2.2冲击碾压处理法
冲击碾压作业效率通常为压路机3~4倍左右,比较适宜实施杂填土、素填土、湿陷性的黄土、黏性土、低饱和度性粉土等地基。冲击碾压作业所用装置,应当选用冲击压路装置,即由3~5瓣凸轮所构成轮式压路装置,且配备重型拖车牵引。
市政道路软基加固作业期间,冲击碾压作业节点上冲击压实各项参数设置即为:15600kg质量,冲击轮是2×5680kg质量;选用三边凸轮型的冲击轮,设250t最大瞬间的冲击力,10km/h~15km/h最佳作业速度,25kJ冲击能量,2×900mm压实宽度,冲击频率60min/次~110min/次,25°爬坡最大坡度,牵引车的功率>225kW。
2.3强夯处理法
强夯作业,也可称之为动力压实作业,主要是借助8m~20m落距、8t~30t重锤,针对市政道路软基土反复施加冲击力,能量通常是1000kN/m~8000kN/m。市政道路软基内所产生动应力、冲击波,均可促使市政道路软基土自身强度得以提升,而市政道路软基自身压缩性则得以降低,对软基土中沙砾的抗液条件可起到良好改善作用,将湿陷性的黄土所带有湿陷性消除掉。经夯击作业,能够增加市政道路软基土层自身均匀度,避免有沉降现象发生。
3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
3.1配比与搅拌
在配比时,施工人员需将施工要求与相关规定作为依据,对沥青砼技术当中涉及到的材料配比进行进一步明确,并对其进行不断试验,确保配比合理性。在搅拌时,工作人员需考虑到现场情况以及施工要求,材料在搅拌时合理调控温度,在此过程中温度不应过低也不应过高。在温度过低影响下,材料质量将会降低。在温度过高影响下,材料容易出现老化问题。除了控制温度之外,需对加热时间严格控制,避免反复加热问题的出现,也需考虑到季节变化、环境等多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配比与搅拌措施,降低混合材料离析或者是结团问题的发生概率,进而使材料在性能与质量和实际施工要求相符。
3.2摊铺
在正式进行摊铺之前,需将基层清洁工作做好,去除表面垃圾与杂质,这样才能使摊铺时更加方便。同时需严格检查加热装置、摊铺机质量以及供应材料系统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清洁工作结束之后,需在对表面进行粘层油的喷洒,喷洒时保证适量性,提升整体粘结效果。破乳之后开展摊铺施工工作。在实际施工时,使用人员需遵循施工方案与施工图纸,并且对摊铺厚度严格控制,在厚度差值上,需使其处于0-2毫米之间,并且需准确检测出高度与横坡。针对完成摊铺的区域需运用有效措施进行防护。在摊铺时一旦有问题产生,便需运用有效措施修整,这样才能保证摊铺质量。在摊铺时需重点关注这几方面:首先,摊铺之前需反复检查混合物质量,在混合物质量未能达标情况下不能施工,需调整或者是更换混合材料,在混合材料质量达到对应标准基础上,才能开展道路施工。其次,在温度偏高、温度偏低、雨天尽量不施工,这样能够避免天气影响摊铺质量。
3.3压实
在正式压实之前需先试压,保证压实时碾压次数与碾压速度的明确性,整个压实过程运用分段方式,施工时施工人员需将道路长度以及压路机作为参考,进而实现对施工长度的有效确定。具体实施时,需先划分道路,将标记做好,这样才能使压实工作在开展时更为便利。初压时可以利用轻型压路机,次数需大于两次,然后重型压路机复压,一般来讲,复压次数需大于三次,进而对轻型压路机与重型压路机进行联合使用,并严格控制碾压速度。在向压路机加水时,需使其停在道路两旁,防止水撒在路上,这样才能使压实效果得到充分保证。
结语
随着当前城市人口的迅速提升,对于市政道路建设的要求也不断增加,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就需要多方面保障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的质量,保障施工管理的相关工作内容,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升市政道路建设质量,并在达到国家相关要求的角度上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程开权.探讨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5,37(5):194-195.
[2]董祖鹏.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3(25):40.
[3]宋学芝.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5(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