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惠娟
江苏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4
摘要:随着工程项目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先后催生出了大数据技术等一系列现代技术方法,并以极快的速度向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与方面进行融合与渗透,工程造价信息化便是其关键应用领域之一。大数据技术在现代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工程造价信息化手段的实现与应用,可对工程造价信息资源进行实时共享和连续性监控。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技术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当前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路径,望有助于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方法
1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1漠视大数据技术在市场分析中的应用
现代工程项目经济属于市场经济范畴,是市场经济理念下的经济细分类型,同样具有显著的动态性与流动性等特征,为做好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必须提前对市场行情与动态进行密切分析。从当前现状来看,部分工程项目未能积极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跟踪市场动态,在市场价格分析、建材价格走势等方面的研判与测定相对缺失。由于市场分析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存在突出矛盾,所制定的工程造价方案缺乏约束条件,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
1.2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环境未能形成
任何一种现代化技术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是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之中的,大数据技术同样具有诸多潜在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构建起系统而稳定的大数据应用环境。纵观当前大数据技术实际,其应用环境尚不成熟,缺乏稳定性,其所涉及到的技术应用条件不具备约束价值,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相关流程、模块、责任等彼此独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水平始终浮于表面[2]。
1.3大数据技术的专业技能人才不足
大数据技术下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现代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撑,只有打造兼具大数据技术知识、工程造价专业了知识的专业化、现代化人才团队,才能充分提升工程造价信息化效果。从现状而言,部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相对薄弱,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环节与应用核心把握不准,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组织架构及应用模式缺乏灵魂,责任意识不足,无法为挖掘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效果提供参照。
2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路径研究
2.1拓宽数据采集来源渠道,强化市场分析数据可靠性
以大数据技术为基本构架,畅通数据来源渠道,打造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平台,确保市场分析环节所搜集到的数据信息更加准确、更加可信、更加全面,使其充分发挥协同效益,制定实时更新数据的发布规则。当前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化建设所涵盖的影响要素种类越来越多,需要将造价模型的构建过程通过信息化手段予以表达,而大数据技术则正好提供了此项前提条件,通过运用分类算法、聚类算法、关联算法以及序列挖掘算法等,在工程造价各参与方之间实现信息互联,研发数据挖掘系统,建立分布式数据库,确保工程造价信息化系统与市场分析之间实现高度关联,防止彼此之间的信息失衡,杜绝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孤立状态,并同步更新数据库内部的各类数据信息[3]。
2.2构建系统完善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环境
任何脱离大数据技术环境而单独存在的工程项目造价策略,均不具备特定生命力与活力,均无法实现大数据技术的稳定、有序、高效、精准发展,因此应结合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的现实需求,搭建基于基础数据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环境,将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化所涉及到的目标、方法、过程、结果等进行导入,并以流程化的方式予以固定。在大数据技术应用环境构建中,应提高工程造价的灵活性与目标性,通过发挥基础数据的全面价值,对单向工程造价指标进行自动分析。要全面整合工程造价相关信息资源,重视结果可视化过程,搭建区域性、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录入数据转换模式,在特定范围内实现工程造价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互享(如图1所示)。
.png)
图1 大数据技术应用环境示意图
2.3培养大数据技术专业技能人才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任何一项事物的诞生、发展、创新都离不开专业技能人才的大力支持,大数据技术环境下的项目造价信息化同样不予例外。应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为主要面向对象,制定以大数据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养计划,突出岗位责任意识培训,强化对大数据技术核心步骤与造价信息化建设关键节点的掌握效果,形成有序发展、协同一致的大数据思维、细节思维、信息化思维,切实将大数据方法理念贯穿于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化的全部过程。应强化专业技能人才的带动与引领作用。利用产学结合的方式,借助高校这一人才培养载体,加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信息造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4]。
2.4定期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成效进行科学评估
大数据技术为造价信息化成效评估提供了特定技术方法,因此要确立统一的大数据应用效果标准体系,合理确定绩效评价项目及内容,全面客观选择包含数据采集、交换及存储等方面内容在内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准确有效地反映不同绩效权重的实际代表意义。在大数据应用效果评估中,应最大限度上杜绝人为干扰,彻底清理人为操作与刻意控制的痕迹。应强化对科学评估结果数据的应用,通过对特定活动行为的专项处理,使相应的科学评估结果更加具备专业性,强化与突出参考价值。在此基础上,随着大数据技术方法更新频次的加快,应对科学评估方法进行适时调整优化,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更具发展潜能[5]。
2.5注重大数据工程造价信息的安全维护
工程造价的信息数据与工程项目单位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会对经济收益、造价风险等带来显著影响,因此对于工程项目单位而言,造价信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要建立健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工程造价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科学划分职责,使每一名工程造价维护人员在前置约束规则下开展各自工作。此外,还要对数据信息予以加密处理,组建专责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检查和审核,采取有效激励手段,杜绝信息数据被损坏、篡改或窃取,影响信息数据的使用安全。
3结语
总之,大数据技术环境下的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化需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探索实现数据统一、资源统一、信息统一的数据运行与流转模式,将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为主要发展方向,构建以工程项目造价信息模型为主要方向的组织架构体系,在虚拟化方法与虚拟化平台上实现造价控制策略的精细化管控,为促进现代工程项目建设注入新鲜活力与动力,为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化注入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秦应敏,王治国,纪超霞.关于EPC总承包模式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研究[J].市场周刊(电子版),2019(1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