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捷
广西连翔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29
摘要: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一直都是我们国家建设的重点之一,只有将国土空间规划得合理,才能将资源利用到最优化,而我国之前的国土规划建设,仅仅是从经济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对于环境的破坏很大,所以现在要求在生态环境的前提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引言
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确立了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领导地位。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助于从复杂多样的规划类型中厘清规划内容,有助于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有助于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但国土空间规划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瑕疵。清楚界定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1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审查的要点
地方和市政土地和空间规划侧重控制性审查,重点是目标定位、底线约束、控制性指标、相邻关系等的审查,并对表单进行合规性审查。其中,审查当地土地空间计划的要点如下:国家空间发展和保护目标;分解国家空间开发实力、建设用地面积、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区、自然海岸线保留率、耕地保留和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总耗水量和强度管理;主要功能区划分,城市发展边界协调实施,生态系统保护红线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城市体系布局,对城市群和大都市区等区域协调至关重要的区域的空间结构;生态屏障、生态走廊和生态系统保护方式,主要基础设施网络的布局以及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组成要求;反映当地特征的自然保护系统和历史文化保护系统;农村空间布局,促进农村振兴的原则和要求;确保计划执行的政策和措施;市县级规划的指导和要求等。
2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
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对国土空间统筹协调以达到建设美丽和谐家园的治理手段。“空间规划”的概念在1980年以后开始出现,国外认为空间规划包含三个要素:长期的国土规划战略、在不同空间下统筹各规划部门的方法和政府参与。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安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等。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层级繁多,内容复杂,在实施中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给国土空间整体规划带来了困难。尤其在市、县两级的规划中,规划内容多样,标准不一,存在诸多矛盾。在规划实施中存在管制重叠和管制错位的问题。这些都使国土空间规划难以达到合理配置国土资源的目的,降低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效果。
3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功能定位
国土空间是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空间载体,自然资源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态基底。我国自然资源分散管理工作机制由来已久,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原、矿产等单门类资源分散管理色彩浓厚,部门思维严重,线条管理和块状治理问题突出,部门协同难度持续加大,资源管理的制度性成本逐步拉高,与新时代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一体保护的生态系统理论和中央改革精神明显不符。“九龙治水”式的自然资源分散管理格局直接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业振兴受阻、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资源要素浪费与发展空间紧张并存,水土面源污染加剧、能源供给紧张、财产权保护缺乏稳定预期等交织并行,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后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必须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提供资源、产权、生态和能源四大安全保障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根本性破解自然资源管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约束为直接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准自然资源管理创新的定位方略,切实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基础。
2.1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必须为乡村振兴提供资源安全保障
乡村振兴离不开资源要素支撑,科学优化配置自然资源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农村增收、生活富裕的根本保障。站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改革的新历史方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必须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资源安全保障供给为根本要求,彻底改变以往农村自然资源管理无序、低效、混乱局面。农村地区拥有的丰富土地、水流、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体量大、类型多、分布广,是我国资源的主体构成,是生产之要、发展之基、民生之本,事关国家粮食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事关产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日常运行。尤其随着自然资源的资产资本属性的日益显化,自然资源要素功能叠加放大,在生产要素供给、资本资金来源等方面均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能够有效破解农村资本和技术短缺等传统瓶颈约束。
2.2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必须为乡村振兴提供产权安全保障
有恒产者有恒心。实践表明,以土地等为代表的各类不动产是亿万老百姓手中持有的最宝贵财富,也是安身立命之本,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能否真正实质到位,事关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国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的无限延长、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进程落户的条件,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置”,始终都是按照严格维护农村不动产财产权益不动摇的改革底线逻辑有序改革探索,其目的是不能让农民利益受损,给农民吃颗“定心丸”。农村地区不动产在内的各类财权权益保护理念必须贯彻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过程。即必须通过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产权基石,为农村社会稳定提供“压舱石”。
2.3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必须为乡村振兴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生态安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历史经验表明,生态兴则农村兴,生态衰则农村亡。在当前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农村地区是主战场所在。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以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空间严格监管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为重点,采取区域统筹、城乡联动等手段,全面实现农村生态宜居。这要求生态安全理念必须贯穿产业生产、村庄聚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全领域。任何一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必须以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价为前提,始终确保在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有序进行,尽可能以最少的资源环境消耗为要求,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人为扰动,确保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总之,在构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的问题多加考虑,将会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更加完善,也更为和谐。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或许破坏它,我们可以得到一时的飞速发展,但破坏残留下来的问题将会让我们在今后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修复。因此我们不如在建设体系之时就将其考虑进去,虽然比只考虑规划要麻烦许多,但是这样才能在规划建设完成之后,不留下难以解决的生态问题,真正利用好国土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卫东.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20,39(07):23~24.
[2]杨瑾文.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J].区域治理.2019(38):208~211.
[3]王世超.新时期下的国土空间规划问题与对策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81~84.
[4]王苛.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探析与对策[J].居舍,2019(27):170.
[5]邵力.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21~22.
[6]韩延忠,张秀.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应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7):103~104.